香港强化离岸人民币及虚拟资产中心地位
AI导读: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拥有庞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透露,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持续增长。同时,香港在虚拟资产领域发展迅速,包括代币化绿色债券、虚拟资产现货ETF等创新产品上市,并提交了稳定币监管制度的立法草案。
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得益于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香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拥有庞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外汇市场及场外利率衍生工具市场。
2月18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透露,截至去年年底,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包括存款证)约达1.1万亿元人民币,为离岸人民币交易和金融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流动性支持。此外,香港的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持续增长,2024年日均交易额达309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五成。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刘姝摄
陈浩濂提到,从国家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到内地地方政府选择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平台,再到中国人民银行在港建立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常态机制,这些举措不仅为香港市场增添了活力,也凸显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吸引境外资金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
此外,陈浩濂在2025未来稳定币峰会上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巩固传统金融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新兴金融创新,特别是虚拟资产领域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广泛应用,香港虚拟资产领域迅速扩张。
近一两年来,香港在虚拟资产领域动作频频,包括成功发售全球首批由政府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亚洲首批虚拟资产现货ETF上市、推出虚拟资产指数系列等。同时,香港特区政府已向立法会提交稳定币监管制度的立法草案,旨在确保香港的监管框架在适应本地情况的同时保持全球竞争力。
陈浩濂强调,在拟议的发牌制度下,从事稳定币相关活动的实体必须获得牌照,并遵守严格的监管要求,以确保货币和金融稳定。同时,政府也致力于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应对潜在风险,为稳定币发行方建立健全且适宜的监管框架。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采用,香港有望以更低成本、更高效地实现资产证券化,并抓住与代币化资产相关的机遇。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