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发布智能眼镜行业报告,预测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AI导读:
信达证券发布轻工制造行业智能眼镜报告,预计消费量级有望实现倍增。报告指出,随着软硬件同步优化、产品功能创新,智能眼镜行业有望迎来增长拐点。未来AI眼镜和AR眼镜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力不容置疑。
2月18日,信达证券发布轻工制造行业智能眼镜报告,对行业前景表示乐观,预计消费量级有望实现倍增。据依视路陆逊梯卡(Rayban母公司)数据,Rayban Meta智能眼镜自推出以来已累计售出200万台,并计划在2026年将产能提升至1000万台。随着行业数十款新品陆续发售上市,软硬件同步优化,产品功能不断创新,供给迭代创造需求,智能眼镜行业有望迎来增长拐点。
未来智能眼镜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5年AI眼镜销量将持续翻倍以上增长,而AR眼镜的规模销售将略滞后。根据WellsennXR数据,2024年全球AI眼镜销量达到234万台(其中中国5万台),RayBan Meta销量占比极高。同时, WellsennXR预测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将达到550万台,同比增长135%。
对于AR眼镜,2023年全球及中国的AR设备出货量分别为50万台和20万台,2024年全球出货量保持稳定。目前C端保有量较少,生态待开发,且产业上游供应链能力需提升、成本较高,需求尚未爆发。然而,随着智能眼镜显示技术升级,硬件成本下降,SKU趋于丰富,AR眼镜有望迎来成长拐点,WellsennXR预测2027年全球AR眼镜出货量将达到150万台。
从长远来看,智能眼镜市场潜力巨大。对标智能手表用户数量12亿人,智能手机用户数量43亿人,以及视力受损人数22亿人,假设合理渗透率,智能眼镜潜在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0亿台左右,中国市场占比将逐步提升。
当前阶段,智能眼镜的发展方向依赖于AI模型的迭代。近期产品盘点显示,小米AI眼镜产品有望发布,依托小米线上电商和线下小米之家的渠道优势,AI眼镜有望与小米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等产品连接,形成“人-车-家”全场景联动,驱动国内市场消费扩圈。
此外,三大运营商及手机厂商也在积极布局智能眼镜市场。中国电信计划在2025年5月推出一款价格2000元以内的AI眼镜;中国移动也在AI眼镜领域展开布局,并展望在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中国联通和合作伙伴研发的eSIMAI运动眼镜已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上市。同时,传音首款AI眼镜也即将亮相。
随着豆包、DeepSeek、海外大模型的快速迭代突破,阿里、腾讯等国内巨头也在重塑AI模型应用生态。据财联社报道,苹果正与阿里巴巴合作为中国iPhone用户开发并推出AI功能;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AI搜索的同时,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此外,马斯克表示最新大模型Grok3已发布。当行业核心壁垒从模型和基建转移到硬件和应用时,中国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力不容置疑。
(文章来源:财中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