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基于政务云环境为全市提供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福田区率先推出“AI数智员工”,实现政务效能大提升。此次部署标志着深圳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全国政务智能化转型提供“福田样本”。

  记者昨天获悉,2月16日,深圳市在政务云环境下,正式为全市各区各部门提供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这标志着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取得了重要进展。

  此次DeepSeek的部署工作由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主导。早在2月10日,深圳就完成了DeepSeek R1(671B)满血版模型在政务云上的部署,并于2月13日组织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使用操作培训。深圳因此成为全省首个在政务云信创环境下,全市范围内部署应用DeepSeek的城市,彰显了深圳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的新高度。

  全市政务已全面部署应用DeepSeek满血版模型

  为推动政务领域人工智能的高效建设和应用,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政务云环境建立了专门的华为昇腾智算专区,并推进了人工智能通用支撑平台的建设,为各区各部门提供了统一的智能算力底座和中台服务支持。DeepSeek开源模型发布后,深圳迅速响应,基于已建成的智能算力专区和人工智能中台,完成了满血版模型的部署,并同时提供了面向政府工作人员和开发人员的两类服务能力。

  此次模型部署经过了严格的功能、安全、压力测试以及高峰期数据处理等极端场景的模拟验证,确保了高负荷运行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未来,深圳还将依托专区资源按需弹性扩容,以满足业务增长和使用的需求。

  此外,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还配备了7×24小时的专业运维团队和运营服务体系,确保为政府各部门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响应。

  福田率先推出“AI数智员工”

  深圳中心区福田在政务智能化方面走在前列,率先推出了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并上线了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版。该版本不仅具备DeepSeek的通用能力,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了个性化智能体,首批已满足240个业务场景的使用需求。

  这批“AI数智员工”通过“技术-场景-数据”三位一体的创新方式,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本地知识库建设,并进行了二次开发。它们构建了“人机协同、数智驱动”的新型政务工作模式,推动了政务效能的全面跃升,为全国政务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福田样本”。

  “AI数智员工”赋能政务效能大提升

  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版以全尺寸DeepSeekR1为核心底座,凭借混合专家模型(MoE)架构与强化学习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政务大模型算力消耗高、响应不稳定和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它依托国产算力平台实现了本地化细分领域训练,确保了模型符合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具体需求。

  目前,福田区已上线11大类70名“数智员工”,覆盖了政务服务全链条。它们通过240个政务场景终端的精准解析,构建了“需求—训练—场景应用—迭代”的闭环生态体系,实现了“技术穿透业务”的智能化服务升级。

  “AI数智员工”在政务场景中的表现令人瞩目。它们的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5天缩短至分钟级,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过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此外,它们在执法文书生成、民生诉求分拨、安全生产演练脚本生成等方面也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

  制度创新:推出“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管理办法”

  福田区在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的管理方面也取得了创新突破。他们制定了“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管理办法”,以政府采购、使用的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的全流程管理为主线,构建了伦理框架,明确了技术标准、应用范围、安全管理以及监管要求。

  这一制度创新为智能机器人在政务领域的合法合规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开启了机器人员工与人类员工协同工作的新纪元。

  福田区以DeepSeek为引擎推动的政务智能化改革,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政务生产关系的系统性变革。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适配的双轮驱动,他们实现了AI从“替代人力”到“激活人力”的价值跃迁,开启了“智慧政务”的新篇章。

  数智融合:实现数据归集到知识定制的蝶变

  福田区搭建的数智融合平台归集汇聚了近十年各类政务数据1.2亿条,构建了覆盖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历史案例等专属知识图谱。他们运用契合DeepSeek模型的文本处理技术,以大语言模型为智慧中枢,通过嵌入技术将知识库与模型相连,实现了模型从知识库中汲取知识的能力。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