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六大行动,旨在2027年前显著提升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计划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多场景应用试点,助力能源革命和“双碳”目标实现。

《经济参考报》记者17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六大行动,旨在2027年前显著提升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计划培育3至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形成产业主体集中、区域聚集的格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将鼓励地方制定支持新型储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专项政策,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开展多场景应用试点,并提供便利化服务。同时,推动建立储能型锂电池碳足迹认证和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体系。

新型储能制造业涵盖能量存储、信息处理、安全控制等产品的制造,主要领域包括新型电池等蓄能产品和各类新型储能技术,以及电力电子器件、热管理和能量控制系统等。

《行动方案》提出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应用场景拓展、产业生态体系完善、贸易投资合作提升等六大专项行动。鼓励发展多元化储能技术,支持突破集成和调控技术,重点攻关安全技术;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提升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支持能力;加快建立电池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制定储能电池标准;探索国际合作,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投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指出,《行动方案》有助于提升新型储能产品的安全可靠性、经济可行性和质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产业集群布局和标准体系互通,构建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同时,拓展应用场景,满足多领域需求,助力能源革命和“双碳”目标实现。

国海证券研报称,2025年光储经济性将驱动能源转型,储能需求将加速释放。同时,关注数据中心转型过程中的投资机遇,储能有望配合新能源接入或作为备用电源,开启新的增长空间。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