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西海洋局积极协调推进北海港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等重大项目用海审批,2024年获批面积创广西近年来新高。同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保障效能,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等重大项目提供高效服务。

  2月12日,北海港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外海至啄罗作业区段)施工Ⅰ标段航道疏浚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重大项目,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外海至啄罗作业区段)项目用海位于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以南至涠洲岛以北海域。针对工程项目用海审批涉及部门多、难度大、周期长等实际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积极协调各方,推动项目顺利进行,建立了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企业依法、生态用海。

  2024年,该项目用海获自然资源部正式批复,涉及面积33688亩,成为广西近年来获批面积最大的用海项目。这一批复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注入了新动力,广西港航发展中心规划计划处处长胡日金表示。

  广西管辖海域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达1600多千米,海洋资源丰富。2024年,广西海洋部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重大项目用海保障效能,高效服务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临港产业园区的10个重大项目用海需求。

  平陆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得到了广西海洋局的大力支持。广西海洋局制定了20项具体措施,为平陆运河的每个建设阶段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广西海洋部门打通了涉海项目不动产登记“最后一公里”,沿海三市全面实现“交海即交证”和海域立体分层设权登记。通过压缩行政审批时间、优化审批流程、完善海域使用论证评审、填海竣工验收程序等创新措施,用海审核事项在法定20个工作日基础上承诺8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实际提速超60%。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瑾瑜介绍,2024年,全区海洋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逐步完善,重大项目用海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据统计,2024年全区获批复(审批、出让)用海用岛项目113个,涉及面积13.49万亩(含国管项目),同比增长139%,项目投资总额约1500亿元。累计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面积约3.8万亩,处置率达83.49%。

  近日举行的全区海洋工作会议透露,2025年,广西将适时推进高效用海试点和深远海用海试点工作,积极拓展深远海空间利用,有序推动深远海融合开发。同时,聚焦“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探索建立重点行业用海年度统筹机制,强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提升审批效能,提高用海要素保障质量和效率。围绕平陆运河、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项目用海需求,分阶段逐步推进项目落地见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