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圆满结束,中国代表团取得历史最佳战绩。亚冬会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激励更多人投身冰雪运动,展现了中国冰雪经济从“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变的时代逻辑,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记者观察

◎田甜 记者 曾庆怡

随着亚冬会主火炬的熄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圆满结束。中国代表团以历史最佳战绩闪耀赛场,但亚冬会的价值远不止竞技成绩的突破,它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激励更多人投身冰雪运动,展现了中国冰雪经济从“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变的时代逻辑。

“滑冰让我看到了更优秀的自己。”哈尔滨小学生悦然的自白,不仅见证了个体成长,也反映了中国冰雪运动的普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实现;三年后,亚冬会以更开放的姿态,让冰雪运动的火种跨越山海,在南北各地扎根。

在哈尔滨的冰场上,孩子们练习滑冰的身影与观赛游客交织;在亚布力的雪道上,滑雪教练与初学者的笑声不断……冰雪运动正逐渐褪去“小众”“高门槛”的标签,成为全民共享的生活方式。

冰雪运动的火热背后,是产业的深刻变革。随着冰雪运动参与者增多,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冰雪资源正成为群众致富、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特色文旅、装备制造、服装餐饮……冰雪经济正以多元化业态构建繁荣的产业生态,推动冰雪产业链全面升级。

如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在东北黑土地上有了新注解。冰雪经济不再局限于一季,而是通过“赛事+文旅+制造”的融合,构建起四季可触达的产业生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城市越来越好!”这是上海证券报记者在哈尔滨街头最常听到的感叹。这座“双亚冬之城”正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国际舞台。

街头巷尾,无论是烧烤店的多元化拓展,还是网约车司机接单量的激增,或是回乡创业者的活跃……都生动展现了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折射出城市从“被动守冬”到“主动望春”的转变。

随着《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的实施,冰雪产业被纳入国家战略,哈尔滨的蝶变成为我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从“守冬”到“望春”,松花江冰层下的春水正涌动。虽然冰雪赛事已落幕,但中国冰雪经济的精彩故事仍在继续……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