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海淀区发布《中关村科学城集成电路流片补贴申报指南》,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展多项目晶圆或工程产品首轮流片,单个企业补贴最高1500万元。旨在推动地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降低流片成本,加速产业高质量发展。

2月15日,北京海淀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中关村科学城集成电路流片补贴申报指南》于2月14日在2025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该指南面向海淀区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业务的企业,旨在支持这些企业开展多项目晶圆(MPW)或工程产品首轮流片(全掩膜),单个企业补贴金额最高可达1500万元。

在支持企业开展工程产品首轮流片方面,海淀区根据不同制程给予不同比例的奖励。对于在境内开展先进制程(14nm及以下)的企业,奖励比例不超过产品流片费用的30%,单个企业上限为800万元;对于在境内开展成熟制程(14nm以上)的企业,奖励比例不超过20%,单个企业上限500万元;对于在境外开展先进制程的企业,奖励比例不超过15%,单个企业上限同样为500万元。

集成电路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我国各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的基石。近年来,海淀区致力于打造“1+X+1”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推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等新兴产业发展。2024年8月,海淀区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集成电路创芯引领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了未来三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发展目标。《申报指南》的出台,旨在利用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激励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降低流片成本,加速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海淀区已形成以设计业为核心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涵盖了封测、设备和材料研发等领域,聚集了240余家企业,约占全市的一半以上。其中,拥有10家上市企业、3家独角兽企业和4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形成了“一区一带”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