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2024年共研制多项国际标准、国内标准及“湾区标准”,累计国际国内标准已超10843项。2025年,深圳将持续推动重点产业标准化进程,建立产业发展与标准体系建设协同机制,加速输出“中国标准”。

 

【深圳商报讯】(记者李佳佳)日前,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深圳已构建了滚动征集、及时响应的标准创新协同体系。2024年,深圳共研制国际标准(含国外先进标准)245项、国内标准700项、“湾区标准”52项,累计国际国内标准已突破10843项大关。

深圳在标准引领方面表现卓越。2024年,深圳聚焦“20+8”产业集群,全国首发超充设施地方标准6项,布局低空经济标准18项,成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6项地方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全国标准稳链现场会在深圳召开,星闪、WAA等六大标准组织落户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正式成立。深圳欧洲标准研究中心、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交流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河套工作平台已正式投入运营,并建立了全国首个标准必要专利数据库。

2025年,深圳将持续推动重点产业标准化进程。据市市场监管局介绍,深圳将编制标准工作“十五五”规划,建立产业发展与标准体系建设协同机制,加速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新型储能等重点产业标准研制,完善宽带网络与新型通信、光伏与数字能源、新型电力系统、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同时开展海洋产业、车网互动、宠物经济等领域的标准化路线图研究。

此外,深圳还将积极推进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建设,探索“香港注册+河套运营”新模式,在新短距、新高清、新物联等技术领域加速输出“中国标准”,助力技术、产品、工程服务走向世界。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