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余额突破1.8万亿,风险相对可控|市场情绪回暖
AI导读:
春节后,融资融券余额重新站上1.8万亿元高位,虽规模创新高,但资金流向、集中度及占成交额比重显示风险相对可控,与2015年杠杆牛市大不相同。
春节后,融资融券余额重新站上1.8万亿元的高位,比1月底新增了700多亿元,融资余额更是逼近2015年的最高记录。...(图片链接仅为示例,请保留原始HTML代码中的图片链接)...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两融杠杆资金的动向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情绪,但这一轮的规模高点却与过去不尽相同,风险相对可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流向和偏爱的行业和个股不同;二是集中度大幅下降,融资买入的个股数量多达4000只,比较分散;三是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未超10%,不像2015年最高达18%。
两融余额重超1.8万亿元
春节前,两融余额一度回落到1.7万亿元,节后开市之后,市场情绪回暖开启春季攻势,两融余额再次超过1.8万亿元。
去年三季度是融资融券余额的阶段性低点,但此后受一揽子政策提振,两融余额也快速增长。其中,融资余额春节前有了短暂回调,节后重新站上1.8万亿元,规模再次超过了2021年的融资余额高点。
业内人士认为,去年9·24行情之后沪深两市成交放量,推动融资融券的杠杆资金入市。
跟上一轮高点有何不同?
这一轮融资杠杆资金,虽超过了2021年的高点,但并未超过2015年的高点,相比之下仍有三方面不同之处,风险也相对可控。
一是,资金流向和偏爱的行业和个股不同。融资余额最高的行业集中在硬件设备、非银金融等。规模最高的个股包括东方财富、中国平安等。
二是,两融资金的集中度大幅下降,这一轮融资买入的个股数量多达4000只,比较分散。
三是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未超10%,不像2015年最高达18%。
因此,虽然两融余额重回1.8万亿元的高点,但相比2015年的杠杆牛市已大不相同,整体风险更为可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