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日活超ChatGPT一半,AI生态迎来变革
AI导读:
DeepSeek应用程序自发布后迅速走红,20天左右日活用户数突破3000万大关,超过ChatGPT的一半。DeepSeek不仅改变了用户的使用习惯,还影响了基于AI的整个生态,开源模型的出现让不少公司开始重新考虑自研大模型的战略。
DeepSeek应用程序自发布后迅速走红,20天左右日活用户数超过1000万,达到ChatGPT的23%。另一家统计机构QuestMobile表示,DeepSeek的日活跃用户在1月28日首次超越豆包,随后在2月1日突破3000万大关,成为有史以来最快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应用程序。3000万日活已经超过ChatGPT目前日活的一半,且按照目前的增速,DeepSeek在用户规模上超过ChatGPT只是时间问题。
DeepSeek不仅改变了用户的使用习惯,还影响了基于AI的整个生态。OpenAI对于推理模型技术方案一直保护格外重视,随着DeepSeek将推理模型开源并公开了详细的技术报告,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直闭源的OpenAI。在DeepSeek火爆全网时,OpenAI迅速发布了全新推理模型o3-mini,并首次向免费用户开放,还首次公开了o3-mini在执行推理时的思维链,然而很快就有用户质疑这个思维链看起来像被处理过。行动起来的还有阿里巴巴,阿里通义团队发布了超过20万亿token的MoE模型Qwen2.5-Max,特别提升了文本生成、结构化数据分析和指令遵循等能力。
DeepSeek在C端市场的爆火同样极大带动了B端市场的需求。虽然DeepSeek官方一直面向B端市场提供模型调用服务,但这一次突然暴涨的流量远远超过了其服务器的承受能力,2月6日DeepSeek官方暂停了基于API的模型调用服务充值。这让一些第三方云厂商获得分食DeepSeek开源生意的机会。微软、亚马逊、英伟达等美国巨头抢先宣布接入DeepSeek模型,国内的重要云厂商阿里巴巴、华为、百度、字节、三大通信运营商等也都快速跟进,宣布自家的云平台接入了DeepSeek模型。同样嗅到商机的还有硅基流动、潞晨科技等新型云计算服务公司,试图借助大模型这一细分市场切入云计算领域。国内的众多GPU初创公司比如沐曦、天数智芯、摩尔线程、海光信息、壁仞科技等也相继宣布适配DeepSeek模型。
作为一个开源模型,DeepSeek的低成本和高性能正在改变不少公司针对「自研大模型」的战略。明星AI创业公司Perplexity、AI搜索公司秘塔科技、网易有道等都选择接入DeepSeek-R1模型。这些公司将自己定义为要在产品层取胜的公司,将不再在模型层恋战。对于网易有道这样的中小型公司来说,DeepSeek这种开源模型问世自然是个好消息,但对于字节跳动、百度等宣称要「all in AI」的技术巨头来说,这个选择就没那么容易了。华为、百度、字节等公司旗下的不少AI应用都宣布了接入DeepSeek。从产品角度说,选择性能更强、成本更低的模型(哪怕它是第三方模型)是个理性做法,但从公司角度看,放弃投资数十亿元的自研模型,这样的决策就没那么好向董事会与股东交代了。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