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通知,决定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预计最多将为黄金业务市场带来约2000亿元的投资资金。此举有助于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黄金价格强势上涨吸引各路资金关注,近日险资投资黄金正式开闸。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通知》要求,试点保险公司投资黄金账面余额合计不超过上季末总资产的1%。据测算,预计最多将为黄金业务市场带来约2000亿元的投资资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试点保险公司可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开展投资黄金业务试点,有助于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进一步推动保险公司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明确,试点投资黄金的范围包括: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黄金现货实盘合约、黄金现货延期交收合约、上海金集中定价合约、黄金询价即期合约、黄金询价掉期合约和黄金租借业务。

记者了解到,试点保险公司共10家,分别为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中国信保、平安产险、平安人寿、太保产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除中国信保尚未披露相关数据外,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其余9家试点保险公司当期合计总资产为19.7万亿元。按照监管要求,最多能向黄金市场投入1970亿元。若加上中国信保(该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为1976亿元),则10家试点公司最多将为黄金业务市场带来约2000亿元的投资资金。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认为,险资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启动,拓宽了险资的投资渠道,优化了资产配置结构。一方面,黄金具有保值增值和流动性强的特点,黄金投资为险资提供了风险分散以及多元化配置的机会,缓解因利率下行和市场不确定性导致的“资产荒”困境;另一方面,投资黄金可以增强保险企业的资本储备,从而提升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和偿付能力。

国金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舒思勤表示,黄金投资具备风险分散、保值增值、流动性强等多方面优势,有利于缓解低利率环境下传统固收资产收益率下行压力,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

当前我国保险公司投资结构以债券为主,在利率下行环境下,投资收益面临较大压力。对于险资来说,拓宽投资范围至黄金有助于提供新的高收益投资机会,缓解利率下行带来的投资压力。

2023年以来利率快速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前已下降至1.6%左右,上市保险公司投资面临“资产荒”问题。而黄金在2022年至2024年取得较高收益率,将其纳入险资的投资范围,或有助于增厚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

“开展黄金投资业务有利于提高保险资金长期保值增值能力。”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杨娟表示,黄金兼具货币属性与商品属性,是重要的金融产品,能够有效应对通货膨胀风险,具备长期保值功能。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消费国,国内黄金市场亦逐步成熟,已成为机构与居民进行资产与财富管理的重要领域。

杨娟补充强调,《通知》将试点投资黄金范围限定于在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产品和业务,能够确保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具备基础保障。

近段时间以来,黄金价格持续走高,屡次创下历史新高。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国内金饰品价格环比上涨3%,同比上涨30.0%。央行也在持续购金。最新披露的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我国央行黄金储备为7345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16万盎司,连续第3个月上升。

对于全球黄金市场走势,世界黄金协会指出,2025年,预计全球央行的购金需求将占据主导地位,黄金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投资需求将成为支撑黄金需求的重要力量,地缘政治等因素也将支撑黄金作为财富保值和避险工具的需求。与此同时,高金价等因素一定程度上或将抑制消费者购买力,金饰需求或将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