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地政府在其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中,明确指出了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项措施来逐步缓解和化解债务风险。

在当前的财经环境中,防范与化解债务风险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界面新闻记者经过深入查询,发现多地政府已在其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中,明确指出了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要性。

《天津日报》于2月10日报道了天津市的相关计划,特别强调要全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充分利用中央支持政策,进一步落实全口径债务风险方案体系。天津市计划通过债务偿还、隐性债务清零等11项重点目标任务,来逐步缓解和化解债务风险。同时,天津市还将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机制,坚决遏制化债不实和新增隐性债务的行为。

湖南省在其报告中同样强调了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重要性,并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湖南省计划健全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并探索构建“连环债”清偿机制,以确保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不受影响。

河北省则着重提到,将督促高风险地区严格落实风险化解方案,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盘活资产资源等方式来化解存量债务,并严格控制高风险地区的新增债务限额。河北省确保全省各级政府到期债券能够全部按时还本付息。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近期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鉴于当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地方财政总体紧平衡的形势,2025年化解债务风险仍将是地方防风险的重要工作。他建议,首先要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并更精准地使用财政资金工具来支持债务置换;其次要加大金融化债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应急备付金等政策工具;第三要加快融资平台的清理和城投企业的市场化转型,分类施策加速“退平台”进程;最后要严守财经纪律,严格控制新增债务。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也对界面新闻表示,展望未来,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她建议,首先要落实好已有的化债政策,推进存量债务的展期、降息、置换工作,以降低成本并缓释风险;其次要加大融资平台的压降力度,加速推进平台退出;最后要强化债务风险管理,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相关图片描述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图片与内容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