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旨在深化科技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政策设计,全面覆盖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融资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月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深化科技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该意见围绕科技型企业,在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债券融资等多个环节提出了具体措施,旨在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作为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关键一环,《实施意见》不仅巩固了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了执行力度,还在实践中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同时,针对新形势下的要求,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以更加精准高效地支持科技创新。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郑登津指出,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政策设计,可以全面覆盖科技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融资需求,为科技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优化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也将推动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精准扶持“硬科技”

助力“真创新”企业

为做好科技金融工作,自2024年以来,证监会先后发布了“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监管体系和市场生态。据统计,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超过九成,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占比超过一半。

在发行上市方面,《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了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支持优质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上市,完善其信息披露规则,并优化新股发行承销机制,适时扩大发行承销制度试点的适用范围。

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有助于更好地支持“硬科技”和“真创新”企业发展。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政策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龚芳表示,这有利于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其快速发展。郑登津也认为,这一举措对尚未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尤为重要,有助于其打破资金瓶颈。

据上交所数据,截至今年1月底,科创板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成功上市,其中19家公司实现盈利。

完善科技型企业信息披露规则,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解决科创企业在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保护之间的两难问题,给予其更多的保护空间。

适时扩大发行承销制度试点适用范围,将有助于提高新股定价水平。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发行承销制度改革已初见成效,未来或将向创业板等板块推广。

提高估值包容性

激活并购市场

自去年9月份“并购六条”出台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据统计,2024年A股公司共披露重大资产重组140多单,同比增长约三成。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表示,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进行转型升级、产业整合和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在集成电路等硬科技行业领域,并购重组活动显著增多。

为提高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实施意见》提出支持采用适应新质生产力特征的多元化估值方法。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表示,这有利于更精准地发现科技型企业的价值,引导资本流向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郑登津建议,可以引入更多市场化的估值方法,对科技型企业的专利技术、研发团队、数据资产等进行科学合理的估值,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其价值。

龚芳表示,《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希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比如在审核流程上,针对现金类交易制定简易审核程序,提升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股债双轮驱动

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

《实施意见》还强调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和多层次债券市场,以股债双轮驱动的方式,提高服务科技创新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为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多元化退出渠道,《实施意见》提出了优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反向挂钩”政策、推进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研究完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份额转让制度机制以及支持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发展等措施。

杨超表示,初创企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需要耐心资本的培育与参与。通过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退出渠道,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去年以来,S基金快速发展,交易活跃度不断提升。证监会已在七个地方区域性股权市场试点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为S基金参与基金份额转让提供了平台。但S交易仍面临一些挑战,郑登津建议从完善转让流程、降低转让成本、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方面入手,优化市场环境。

在债券融资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优化发行注册流程,鼓励有关机构为科技型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探索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债券。

自科创债试点以来,已累计发行1.2万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通过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和提供增信支持,可以降低科技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其发债的可行性,为科技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推动科技创新项目的落地和实施。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