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务风险化解进展显著
AI导读:
近期,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披露了地方债务风险化解进展信息,多地已实现隐性债务清零,化债工作成果显著。业内人士指出,地方政府债置换隐性债务有利于降低尾部风险,优化债务结构。未来,地方政府将继续推进化债政策,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近期,随着多地政府工作报告的陆续披露,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已有至少16个省份、238个地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债务化解的相关信息,其中不少地区更是亮出了2024年的债务化解成绩单,展现了积极的化债成果。
在地方政府债置换隐性债务的推动下,化债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的尾部风险,还能优化政府债务结构,降低利息成本,改善流动性。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已达3780亿元,彰显了各地政府紧锣密鼓推进隐债置换的决心。
具体来看,多地已实现隐性债务清零。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压降66.5%,8个旗县成功实现隐性债务清零;九江市武宁县则通过积极争取中央化债资金,提前四年偿还隐性债务,同样实现了隐性债务清零的目标。此外,松原市、南通市通州区、鹤岗市绥滨县等地也通过争取债券置换、再融资偿还等举措,成功降低了债务风险等级。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地区还超额完成了年度化债任务。例如,淮南市超额完成年度隐性债务化解任务,13家融资平台隐性债务清零,市本级全口径债务率显著下降;四平市同样超额完成年度化债目标任务,全年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大幅下降,债务率预计下降,财政压力逐步减轻。这些地区的积极表现,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宝贵的化债经验。
业内人士指出,地方政府债置换隐性债务已成为最主要的债务化解方式。根据新一轮化债安排,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同时,通过发行再融资债券实现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地方存量隐性债务。这一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的透明化、规范化。
此外,随着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的持续下降,地方政府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地方政府再融资能力增强,平均融资成本有望继续降低。这将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空间,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只要落实好已有的化债政策,加大融资平台压降力度,强化债务风险管理,就能逐步化解债务风险,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积极推动城投平台的市场化转型,提升其造血能力,也将为化债工作提供新的动力。
![地方债务化解工作相关图片](http://example.com/image.jpg)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