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探讨了资本市场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包括投融资综合改革的推进、中长期资金的引入、以及高水平开放策略的实施,旨在增强投资者信心,优化市场结构,提升A股吸引力。

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成为关键驱动力。证监会主席吴清在近期文章中强调,需加速改革开放步伐,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并紧锣密鼓地推进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实施方案的落地。同时,他提倡以开放促改革,积极且稳妥地加强与境外市场的合作。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认为,利用改革手段解决资本市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特别是通过综合改革,强化投融资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能够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市场,提升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及运行效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改革激发新增长潜力

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及期货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均名列前茅,已奠定坚实基础以追求卓越与强大。为实现新的突破,需在优化增量与激活存量方面下功夫,通过改革释放新的增长动力。

回顾过去一年,资本市场改革举措频出。从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到同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再到“稳住楼市股市”的总体方针,中央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形势进行了科学判断,并为市场改革指明了清晰路径。在此背景下,证监会修订制定了超过60项制度规则,构建了“1+N”政策体系,系统性重塑了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和监管逻辑。

部分改革措施正在逐步落实,已显现积极成效:权益类ETF规模已突破3万亿元大关;去年共有55家企业平稳退市;证监会联合地方政府走访了1622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披露的并购重组交易达到2131单;企业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回购金额达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指出,顶层对资本市场的关注度持续提升,金融监管机构多次强调增强增量政策储备和建设稳定机制,以加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长期资金的加速入市,不仅为市场带来更多流动性,还有助于减少市场波动,确保市场稳定运行。

关于未来改革的重点,吴清强调,需加快落实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总体实施方案,通过深化注册制改革、引导更多标杆性高科技企业登陆A股市场、激活并购重组市场、实施严格的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资金入市渠道等多种途径,既夯实基础,又优化结构,特别是要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投资者结构和资金结构,推动资本市场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速迈进。

投融资综合改革为核心

投资与融资相辅相成,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不仅直击当前妨碍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核心痛点,也是推进系统性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稳定股市的关键所在。吴清再次强调,需加速改革开放,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近日,《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发布,多项举措致力于解决影响中长期资金长线投资的难点与障碍。此前,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稳步推进,权益类基金,尤其是指数化投资得到大力发展,首批指数基金已被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改革步伐紧密,重点引导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下一阶段,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全面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的规模和比例,加快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深化公募基金改革,推动建立与投资者利益紧密绑定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支持指数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等,将成为投资端改革的重中之重,为资本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改革的目标是打造价值投资的市场新生态,构建中小投资者能够获得合理回报的新格局。这不仅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为长期投资者提供可靠的投资标的,还要增加金融产品创新,减少市场过度波动,推出更多适合长期投资的产品和服务。

在融资端,证监会已发布多项规则,如“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及“并购六条”,以完善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促进优质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去年以来新上市的公司中,近七成为专精特新企业。

目前,监管部门正在酝酿更加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专门政策安排,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的改革,增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建议,优化资本市场体系以更好地支持科创企业,强化科创债与机构投资者作用,出台新质生产力企业认定标准,加快构建科学评估与风控体系,全面推行“两强两严”的监管新模式,并加速完善注册制的配套监管机制。

高水平开放增强A股魅力

高水平开放被视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监管部门持续推进市场、产品和机构的双向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一方面,外资机构积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截至目前,已有26家外资控股或外商独资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机构获批成立。截至去年底,共有866家QFII获得投资资格,外资通过QFII和沪深股通两个渠道共持有约3万亿元人民币的A股。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积极出海拓展业务。去年全年,已有上百家企业获得境外首发备案和全流通备案,其中赴港上市为主流,涵盖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经济领域企业,以及加速拓展国际版图的消费品行业公司。企业境外上市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还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吴清指出,下一阶段将继续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优化境外上市备案制度,稳步拓展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同时,将积极推动资本市场“惠港5条”的落实落地,大力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积极稳妥地拓展与境外市场的合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