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财经大事速览:政策动态与市场要闻
AI导读:
本周财经大事速览,包括上海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多项政策发布、金融市场运行概况、上海金融系统亮点、国际合作与外资动态以及风险提示与投资者教育等内容。
本周财经大事速览,聚焦政策动态与市场要闻。
领导关怀与政策导向
2月6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2025年重点工作需早部署、早见效。会议通过了《上海市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提升“上海价格”影响力,加速大宗商品贸易数智转型,并发挥上海金融要素优势,丰富期货产品及衍生金融服务。
中央层面,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金融监管总局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信托业回归本源、加强监管的具体要求。同时,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供应链金融管理,有效防范业务风险。
金融监管新动向
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发布了多项重要通知,包括《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和《保险集团集中度风险监管指引》,分别从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的试点内容和要求,以及保险集团集中度风险管理原则和规范进行了明确规定。
此外,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集聚。
金融市场运行概况
在金融市场方面,2024年债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共发行各类债券79.3万亿元。债券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而股票市场主要指数则呈现上涨趋势,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12.7%和9.3%。
同时,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成交规模同比增长15.4%,显示出金融市场的活跃性。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90亿美元,较上月末上升0.21%。
上海金融系统亮点
上海金融系统方面,上交所公布了2024年度基金做市商年度综合评价结果,旨在提升基金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同时,上海金融监管局发布的《上海科技保险创新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上海财险业实现科技保险保费收入50.6亿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随着指数化投资的兴起,2024年境内ETF规模增长1.6万亿元,显示出投资者对ETF产品的青睐。
国际合作与外资动态
在国际合作方面,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4000亿元人民币/878万亿印度尼西亚卢比,有效期五年。这将有助于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外资方面,英国量化巨头宽立资本旗下的宽立(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只产品已完成备案,标志着外资量化巨头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风险提示与投资者教育
最后,本周还发布了《防诈宣传一起RAP》这一优秀宣传作品,旨在提高消费者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防范意识。作品揭示了诈骗团伙冒充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诈骗的手法,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护好个人信息。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