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旨在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集聚,提出十八条具体措施,包括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优化并购重组制度、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等。

2025年2月7日,中国资本市场迎来重要文件发布——中国证监会正式推出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该文件旨在通过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领域集聚,从而强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持。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在发布会上指出,《实施意见》不仅是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关键一环,更是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该意见详细规划了八个部分、共十八条具体措施,旨在通过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为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金融支持。

《实施意见》特别强调了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为此,文件提出了包括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并购重组和股权激励制度、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加大投入、以及加大多层次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等一系列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灵活的市场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支持。

此外,《实施意见》还关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领域的发展。文件提出,将丰富资本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制度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的效能,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地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并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在资本市场的应用。

在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推动养老金和保险资金扩大投资范围等。这些措施旨在优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长期投资价值。

同时,《实施意见》还强调了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和多层次债券市场的重要性。文件提出,将促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良性循环,推进基金退出机制优化和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同时深入推进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试点,并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确保《实施意见》的有效落地,证监会表示将制定细化落实工作方案,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协同配合,压实行业机构责任,并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机制。

(原文图片和链接保留不变,此处不展示具体图片和链接)

此次《实施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在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和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资本市场将为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