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2月6日,中海信托宣布高建辉接任公司总裁。近一年中海信托高层变动频繁,均源自公司内部提拔。同时,信托行业换帅潮仍在持续,反映出行业在转型期的深刻变革。

2025年2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正式公告,核准高建辉担任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信托”)总裁一职。同日,中海信托内部亦发布公告,宣布经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正式聘任高建辉为公司总裁。

高建辉,这位新任中海信托总裁的任职资格已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图片来源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高建辉出身于中海信托内部,其职业生涯始于20世纪90年代。自2021年10月起,他便担任中海信托党委委员及财务总监。高建辉毕业于哈尔滨电工学院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拥有超过20年的金融从业经验。早年间,他曾在中海海洋石油总公司及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岗位历练,积累了丰富的财务管理及企业管理经验。

早在今年1月,高建辉便以总裁(拟任)的身份出席了中海信托2025年工作会议,会上他提出了聚焦业务转型路径及精益管理提质增效等重要议题。

中海信托近一年“将帅”更迭频繁,均源自公司内部提拔

中海信托,这家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公司,自1988年7月成立以来,已走过近37年的历程。公司注册资本达25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5%,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持股5%。

回顾过去一年,中海信托高层变动频繁。2024年3月,中海信托宣布卓新桥接任公司董事长一职,前任董事长汤全荣则卸任相关职务。卓新桥与高建辉同龄,均为53岁,且均在公司内部历经多年历练后获得提拔。

在高建辉正式上任前,卓新桥自2024年3月起代为履行公司总裁职责。卓新桥同样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曾在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及中海石油财务公司等多个岗位任职。

虽然中海信托2024年的业绩情况尚未披露,但回顾过去几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尽管在2021年因对四川信托的投资损失导致亏损,但次年即实现扭亏为盈。截至2023年底,中海信托管理信托资产余额已达1646.44亿元,全年累计管理信托资产规模更是高达4302.2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净利润6.36亿元。

从资产分布来看,中海信托的信托资产主要集中在证券市场及金融机构领域,受房地产行业影响较小。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信托资产近一半分布在证券市场,而房地产占比则不足1%。

中海信托2023年房地产信托占比仅为0.33%。图片来源于财报截图。

信托行业“换帅潮”持续发酵

进入2025年,信托行业的“换帅潮”仍在持续。除了中海信托外,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亦于1月9日宣布刘雁担任公司总经理一职,该任职资格已获得青海金融监管局的核准。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指出,信托行业正处于大的转型期,需要诸多调整和磨合,因此换帅潮以及整体高管、业务部门及其配套人员的调整都将延续较长时间。

事实上,自2024年以来,信托行业的换帅潮便已悄然兴起。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共有超过50家信托公司经历了高管变动。其中包括中信信托、兴业信托及建信信托等多家知名公司。这些变动背后,反映出信托行业在转型期的深刻变革。

廖鹤凯进一步分析指出,这些高管变动本质上是信托公司为了提升发展质效、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以及加速回归本源所做出的努力。随着新分类的推进,信托公司的发展方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发展思路也有较大调整。信托公司角色面临转换,“买方”角色得到强化,“资产管理业务”将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内信托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

同时,廖鹤凯还建议信托公司应更多关注新基建、不良资产处置、企业重整等新兴领域;强化服务信托领域的拓展;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资产托管、财富管理、家族信托、遗嘱信托等需求。在以债权市场为基础的情况下,积极探索股权投资市场和混合金融市场的信托模式;加速信托转型;增强主动管理能力以提升盈利水平。

(文章来源:新京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