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18条政策举措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包括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优化新股发行承销机制、推进基金退出政策优化等。同时,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2025年2月7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正式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并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该意见共提出18条政策举措,涵盖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优化新股发行承销机制、推进基金退出政策优化等多个方面。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优化新股发行承销机制,并适时扩大发行承销制度试点的适用范围。同时,将优化并购重组估值、支付工具等机制安排,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促进科技型企业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此外,还将推进基金退出“反向挂钩”政策优化和实物分配股票试点,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在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方面,《实施意见》提出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完善投资顾问制度规则,以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同时,将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等合理扩大投资范围,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稳定资金来源。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提高市场稳定性。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表示,《实施意见》是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强对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系统部署和明确要求。他指出,自2024年以来,证监会已发布多项政策文件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目前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超过九成,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家数占比也超过一半。

为进一步健全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实施意见》还提出完善科技型企业信息披露规则,提高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采用适应新质生产力特征的多元化估值方法等。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发展机会。

此外,《实施意见》还强调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支持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规模占比持续提升。为此,《实施意见》提出促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环,推进基金退出政策优化和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等多项举措,以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更多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在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方面,《实施意见》还提出落实好《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推动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建立健全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健康、养老等银发经济企业股债融资,探索以养老设施等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和REITs等创新金融产品。

这些举措的实施将有助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高资本市场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也将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发展机会,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不进行改动)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