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E行业加速重塑,探索多元化退出路径
AI导读:
VC/PE行业正加速重塑,面对一级市场募资难度上升和监管趋严,行业正从单一IPO依赖转向多元化退出生态。包括并购基金、S基金和老股转让等方式,构建“募投管退”良性循环。同时,行业面临退出困境,IPO渠道收缩影响退出效率和回报率,机构需探索新增长点。
风险投资(VC)与私募股权投资(PE)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行业格局重塑,步入变革加速期。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基协)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末,存续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已降至12083家,较2023年减少了810家,降幅达到6.3%。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行业内部的洗牌加速,更揭示了一级市场募资难度的攀升以及监管政策的日益严格。
面对趋严的监管环境和市场挑战,部分中小机构因合规性和专业性不足而选择退出市场。在此背景下,VC/PE行业正积极调整策略,从过度依赖IPO的单一退出模式转向构建多元化退出生态。这包括激活并购基金、S基金(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投资基金)以及老股转让等多种退出方式,以期形成“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
LongRiver江远投资创始人兼CEO张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远投资近期启动了“摘星计划”,旨在接手市场上医疗和科技领域的老股项目,为早期投资人提供退出渠道。此举不仅有助于减轻创始人的回购压力,还为江远投资自身带来了低成本投资优质企业的宝贵机会。
一级市场退出困境凸显,资金循环面临挑战
当前,退出端的困境已成为VC/PE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融中数据显示,2024年IPO审核趋严,过会率大幅下滑,全年共有422家企业撤回上市申请材料,15家企业被终止上市,整体过会率低至9.3%。这一严峻形势导致许多企业因无法满足监管要求而被迫放弃上市计划。
IPO退出渠道的收缩直接影响了VC/PE机构的退出效率和回报率。2024年全年仅有100家公司成功实现IPO,同比锐减68.05%;首发募资金额也仅为673.53亿元,不足2023年同期的五分之一。从账面价值来看,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4年VC/PE机构持有新增上市企业的账面股份总价值同比下降了50.6%,退出价值和收益水平严重收缩。
张江坦言,近年来一级市场在资金募集与优质项目发掘方面面临诸多难题,其中退出渠道不完善尤为突出。IPO难度加大、数量放缓导致大量基金进入退出期项目却难以实现上市,创投项目面临巨大退出压力,严重阻碍了一级市场的投资循环。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投资机构不得不寻找IPO以外的替代退出方案,如并购退出、股权转让或二级市场交易等。然而,这些替代方案的效率和回报率往往难以与IPO相媲美,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压力。
张江建议,应通过构建更健康的上市制度、优化并购交易流程、推动S基金发展等方式来完善退出机制。同时,加速A股新陈代谢,增加IPO数量、提高退市率,提升新质生产力在上市公司中的占比,为一级市场退出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行业探索多元化退出路径,寻求新增长点
尽管行业整体面临严峻挑战,但部分机构仍在逆势而为,通过创新策略寻找新的增长点和退出路径。随着“创投17条”“924新政”等政策的出台,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尽管与最高峰时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与此同时,国有资本活跃度也在不断提升。据投中研究院统计,部分国资管理人正尝试联合上市公司、地方国央企共同合作产业基金,加大并购、非控制权收购等类型的投资力度。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非控制权收购、并购类型的交易占比已达到16.86%。
除了并购之外,国内VC/PE机构还尝试通过S基金接盘来激活一级市场流动性。汉领资本副总裁战铮认为,S基金作为耐心资本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S基金不能仅依赖于打折收购,而应提供常态化的流动性方案。
以江远投资的“摘星计划”为例,该计划主要针对医疗和科技领域。张江介绍称,由于早期投资人出于各种原因需要通过退出转让老股将投资变现,江远投资看到了这一市场需求并接手这些老股。目标企业通常具有稳定收入和增长、估值合理、有合适的折扣空间等特点,成长期到上市公司不同阶段的企业均可纳入考虑范围。
展望未来,融中董事长朱闪预计,2025年募资难问题有望适度缓解。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险资、证券公司、国央企对私募股权的投资将增加。今年国务院办公厅的“1号文”明确提出,创业类投资基金应更多采用母子基金投资模式,鼓励取消或降低返投比例,强调市场化和专业化。这将为市场化投资机构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
在行业层面,业内普遍预计VC/PE行业的分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专业化与精细化将成为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机构需要深耕特定领域,建立行业壁垒,提升投资精准度;同时加强投后管理能力,帮助被投企业实现价值提升,从而在退出时获得更高回报。
张江表示,江远投资将继续在医疗和科技领域寻找投资机会,并与更多的早期投资人合作,共同解决现金退出问题。同时,江远投资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更多企业提供优质的投资服务。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原文链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