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资本市场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如何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强调了政策稳定性、连续性以及加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金融监管部门推出的一系列稳定市场的政策工具,以及以进促稳推动关键性改革落地的举措。
在资本市场改革的征途中,如何精准把握稳与进之间的微妙平衡,成为了亟需解答的核心课题。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期在阐述资本市场下一阶段的核心工作时,着重强调了“稳中求进”的战略导向。他提出,一方面,改革步伐需稳健,要在稳定中寻求进步,以进步促进稳定,同时坚守防风险、强化监管、促进发展的原则;另一方面,改革力度需加大,要推动资本市场规模合理增长,持续优化结构质量,为经济的稳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同样认为,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关键在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宏观政策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创新金融工具能够有效应对市场波动。同时,他还强调了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的重要性,通过以进促稳,实现经济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政策需兼顾二级市场影响
平稳的航行离不开风平浪静的海面。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是推进改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当前,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外部输入性风险与内部风险因素相互交织。因此,加强逆周期调节,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为投资者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举措。
吴清强调,防风险应置于首位,各项监管、改革和服务工作都需充分考虑对二级市场的影响,确保政策实施的时机、力度和效果恰到好处,增强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股市平稳健康发展。
申万宏源研究所政策研究室主任龚芳指出,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是提振投资者信心、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和推进中长期制度机制改革的重要前提。她认为,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三大支柱,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市场的稳定。
针对高频量化交易等市场关切,证监会已采取多项措施,包括暂停转融券业务、加强融券逆周期调节和程序化交易监管等,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监管工作的重点将放在强化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的联动监测监管,提升对资金流向和投资者行为的监测分析能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市场风险的综合研判和应对,强化对场外衍生品等交易工具的监测监管,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和非法牟利的行为。
丰富稳定市场政策工具箱
为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金融监管部门正协同发力,推出一系列稳定市场的政策工具。例如,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六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构建“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提供了体系化安排。此外,证监会还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权益类ETF规模已突破3万亿元大关。
为了提供流动性支持和增强市场信心,证监会还配合中国人民银行迅速推出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以及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目前,互换便利已开展两次操作,涉及金额超过1000亿元,300多家上市公司已披露回购、增持贷款计划。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这些稳市政策在维护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和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吴清也表示,将与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更好地发挥这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丰富稳定市场的政策工具库,并做好增量政策的储备工作。
田轩建议,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股市提供流动性支持和政策保障。同时,他强调要用好结构性政策工具和创新型政策工具,定向支持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如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
以进促稳,推动关键性改革落地
以进促稳、以进固稳,市场的稳定为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改革又进一步夯实了市场稳定的基础。吴清指出,要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障碍等方面,推动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和典型案例落地,实现经济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资本市场改革应着眼于长远发展,通过持续推进改革、优化投资者结构和完善直接融资机制,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吸引力。他建议,应优化资本市场体系以更好地支持科创企业,强化科创债与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出台新质生产力企业认定标准,并加快构建科学评估与风控体系。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在推进以投融资综合改革为重点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这些举措包括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深化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制定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专门政策安排以及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等。
面对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融合障碍,如何通过制度创新突破体制机制约束,发挥科技与资本的协同效应,成为当前改革的重要议题。章俊建议,应加快完善注册制配套监管机制,全面推行“两强两严”的监管新模式,以推动资本市场更加健康、理性地发展。
(图片及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