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强调整治非法荐股等乱象,坚决打击误导投资者、侵害投资者财产安全的违规行为。文章提出市场各方需共同努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健康资本市场环境。

■朱宝琛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权威杂志《求是》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文章着重强调了下一阶段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整治非法荐股等市场乱象,坚决打击误导投资者、侵害投资者财产安全的违规行为,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非法荐股,作为一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一直备受关注。它指的是无资格机构和个人通过网络直播、社交平台、软件推荐、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向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等有偿咨询服务。这些非法荐股者往往自封为“大师”“股神”,以虚假的“辉煌”业绩为诱饵,通过展示虚假的盈利截图、声称拥有“内部渠道”等手段,骗取投资者的高额费用,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所谓的“大师”和“股神”往往缺乏必要的从业资质,他们的“辉煌”业绩也往往是经过精心包装的。投资者一旦轻信他们的推荐,往往会陷入不法分子精心编织的陷阱,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

针对非法荐股这一市场乱象,证券监管部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原则。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与公安机关联合办案等方式,加大全链条打击力度,有效遏制了非法荐股活动的蔓延势头,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要彻底铲除非法荐股的滋生土壤,还需要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投资者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内幕消息”“稳赚不赔”“一夜暴富”等夸张宣传保持高度警惕。同时,要认真核实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资质,选择合法、正规的投资咨询渠道。如果遇到声称付费就能推荐“牛股”的情况,要果断拒绝并向相关部门举报。

此外,券商等金融机构也应承担起投资者保护的责任,多渠道、立体式地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做好风险提示工作。媒体也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提升内容的专业性和可读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投资者如何识别非法荐股行为。相关平台也要加大治理力度,通过禁言、关闭账号等方式切断非法证券活动的传播渠道。

总之,投资没有捷径可走。投资者要保持理性头脑,谨防“馅饼”变成“陷阱”。只有市场各方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环境。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投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