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
AI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需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文章探讨了全球科技革命背景下,我国如何通过创新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前夕亲临辽宁,亲切看望并慰问了基层干部群众,着重指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在于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同时要根据地方特色,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全球各国竞相布局的关键领域。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石。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无疑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从长远战略视角来看,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均离不开创新融合的坚实支撑。人工智能领域,凭借算法创新与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在智能驾驶、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催生出了一系列新业态,引领着行业的未来发展。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则通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紧密衔接,正在从提升计算速度、增强信息安全、提高传感精度三大维度,开辟出全新的产业赛道。生物医药领域,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以及临床试验与产业化的有效对接,使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石墨烯等新材料,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正在航空航天、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拓展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践充分证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所在,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因此,我们需要加快构建创新融合的生态系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心动力。
在创新融合的过程中,制度创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有利于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从而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人才是创新融合的第一资源。为了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需要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全球高端人才聚集。此外,建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并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创新文化的培育同样至关重要。我们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同时,加强创新价值观的传播,培育追求卓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为创新融合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由之路。这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我们在全球前沿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