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的关键赛道,备受关注。近期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研发成果,国内企业也纷纷入局。随着大公司加入、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将迎来快速发展,2025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产业链将迎来历史性投资机遇。

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领域,其蓬勃发展的态势正吸引着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这一创新技术的崛起,不仅预示着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更开辟了全新的投资蓝海。

近期,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这一科技盛会上,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震撼展示了14款前沿人形机器人,彰显出企业在该领域的雄厚实力与深远布局。与此同时,特斯拉CEO马斯克亦透露出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雄心壮志——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并预期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2026年产量将激增10倍。此外,OpenAI也重启了机器人研究项目,并向全球发出招聘邀请,进一步加剧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态势。在国际舞台上,以Figure、Agility等为代表的优秀机器人主机厂商已纷纷加速出货,抢占市场先机。

在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同样如火如荼。华为、比亚迪、小米、小鹏、奇瑞等知名企业已相继入局,凭借各自的技术积累与品牌影响力,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多家权威机构指出,随着大公司的纷纷加入、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政策的有力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2025年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产业链上下游将迎来“从0至1”的历史性投资机遇。

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到27.6亿元,并预测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3000亿元,2025—2035年的复合增速高达53.15%。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无疑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

自2025年1月以来,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度持续攀升,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上积极回应研发进展及相关布局情况。例如,安洁科技表示正在积极进行相关技术拓展和业务规划,以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汇川技术则透露正在开发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产品,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到来,将对相关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深远影响。在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或业绩预增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中,有多只个股备受机构青睐,一致预测其2024—2025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将超过30%。其中,拓普集团更是获得了41家机构的一致看好,预测其2024—2025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将达到32.79%。此外,该公司还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机器人电驱系统基地,电驱系统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产能的扩张将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