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实施方案》通过政策优化与资金质量提升,推动资本市场从短期化向长期化转型,培育长期投资文化,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引擎。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全面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将以实施《实施方案》为契机,加大政策供给,营造有利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市场环境。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解读称,《实施方案》通过政策优化和资金质量提升,推动资本市场从短期投机向长期价值投资转型。具体措施包括股份回购、战略投资者扩容、机构投资者深度参与以及风险管理工具的完善,共同培育长期投资文化。随着改革措施的落地,资本市场将更趋成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实施方案》着重提出,要提高股东回报,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并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指出,稳定的分红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的标志,有助于减少市场投机行为,引导投资者转向长期价值投资。同时,上市公司通过合理分红提升治理水平和投资价值,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奠定坚实基础。

去年,上市公司全年实施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章俊表示,股票回购反映了上市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不仅能提高ROE,优化资本结构,还能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关注。目前,监管部门不断优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降低财务成本,鼓励上市公司实施回购计划。

截至目前,已有近800家上市企业及主要股东与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计划,金额上限超过600亿元,市值百亿以上的公司占比超过四成。吴清强调,上市公司应增强回报投资者意识,通过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方式提高自身吸引力。

此外,《实施方案》还明确,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机构投资者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引导长期理性投资。

黄文涛指出,允许这些机构投资者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定增,能够推动其更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提出意见建议,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银行理财资金可直接进入股市,将拓展投资范围,丰富理财产品体系,为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带来更高收益。

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实施方案》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保险资管公司管理资金规模达30.1万亿元,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28.5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政策优化能够提升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更有效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定价和配置功能。

在新股申购方面,允许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作为A类投资者参与,可以提升其参与新股申购的意愿,提升新股定价效率。在上市公司定增方面,给予同等政策待遇意味着同一银行理财公司、保险资管公司旗下不同产品可以作为单一主体共同出资认购定增,提高参与便利度。在举牌认定标准方面,允许参照公募基金按产品分别计算持股比例,减少潜在投资约束,提升投资灵活性。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以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自互换便利业务推出以来,已开展两轮操作,金额合计1050亿元,参与机构由20家拓展至40家,有效维护了股票市场稳定运行。章俊指出,这一政策为应对市场波动提供了“安全网”,促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为中长期资金的深入参与提供了更强保障。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