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搅动AI大模型竞赛,OpenAI紧急发布o3-mini应对
AI导读:
DeepSeek的崛起促使OpenAI紧急发布全新推理模型o3-mini,以应对日益激烈的AI大模型竞争。文章介绍了o3-mini的亮点、使用权限和定价,并分析了DeepSeek对AI行业的影响以及OpenAI的应对策略。
DeepSeek这条“鲶鱼”在全球大模型竞赛中掀起波澜,促使竞争进一步提速。北京时间2025年2月1日凌晨,OpenAI紧急发布其全新推理模型o3-mini,此举被视为对DeepSeek挑战的直接回应。
o3-mini作为OpenAI推理模型系列中的最新成员,不仅具备极高的成本效益,还推出了low、medium和high三个版本,并已全面上线ChatGPT和API平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ChatGPT免费用户现在可以通过选择“推理(Reason)”功能或重新生成响应来体验o3-mini模型,这是OpenAI首次向免费用户开放推理模型的使用权限。
DeepSeek此前因推出性能卓越、开源且免费的V3和R1模型而备受瞩目,其低廉的模型训练成本更是颠覆了AI行业的传统格局,推动低成本创新成为新的行业趋势。在DeepSeek的刺激下,国内外大模型厂商纷纷采取行动,包括紧急上线新模型、降价和免费试用等,AI大模型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
OpenAI新模型o3-mini亮点纷呈
o3-mini作为OpenAI的最新力作,在复杂推理和对话能力上实现了显著提升,其在科学、数学、编程等领域的性能已经超越了前代o1模型,同时保持了低成本和低延迟的特点。具体来说,o3-mini在GPQA Diamond(理化生)、AIME2022-2024(数学)、Codeforces ELO(编程)等基准测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比肩或超越o1推理模型。
此外,o3-mini的平均响应速度达到了7.7秒,比o1-mini的10.16秒平均响应速度快出24%。更值得关注的是,DeepSeek已经实现了模型与网络的连接,支持联网搜索功能,并可以向用户展示具体的思考过程,而o1模型尚未具备这些功能。或许是受到DeepSeek的启发,o3-mini现在也可以与联网搜索功能搭配使用,并展示完整的思考过程。
在使用权限方面,ChatGPT首次向所有用户免费提供推理模型o3-mini,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推理(Reason)”功能或重新生成响应来试用该模型。ChatGPT Pro用户可以无限访问o3-mini,而Plus和Team用户的速率限制也从原来o1-mini的每天50条消息增加到o3-mini的每天150条消息。
在定价方面,o3-mini每百万token的输入(缓存未命中)/输出价格为1.10美元/4.40美元,比完整版o1模型便宜了93%。然而,尽管o3-mini的性价比已经相当出色,但仍然无法与DeepSeek相媲美。DeepSeek的API提供的R1模型每百万token的输入(缓存未命中)/输出价格仅为0.55美元/2.19美元。
美国知名播客主持人Lex Fridman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虽然OpenAI的o3-mini表现不俗,但DeepSeek的R1模型以更低的成本实现了同等的性能,并开创了开放模型透明度的先河。
DeepSeek推动AI大模型行业“内卷”
记者注意到,在DeepSeek爆火之后,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就曾表示,DeepSeek R1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考虑到成本方面。他透露,OpenAI将很快发布新的模型来应对竞争压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o3-mini模型的紧急上线可能是OpenAI感受到来自竞争对手压力的表现,需要加快发布性能更强的模型来保持自身的领先优势。事实上,在o3-mini推出后,奥特曼与一众高管在Reddit上回答网友问题时承认,中国竞争对手DeepSeek的崛起已经削弱了OpenAI的技术领先优势。
对于下一代推理模型o3的发布时间,奥特曼透露将在“数周至月内”发布。然而,对于备受期待的旗舰模型GPT-5,则尚未有明确的发布时间表。
此外,奥特曼还罕见地对开源与闭源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他指出,OpenAI过去在开源方面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未来将重新制定开源战略,并考虑将非前沿的旧模型如GPT-2、GPT-3等开源。
在OpenAI发布新模型的同时,国产大模型的降价浪潮也在持续。阿里云发布了百炼qwen-max系列模型的调整通知,多款模型的输入输出价格均有所调整。而就在此前不久,阿里云才正式发布了升级后的通义千问旗舰版模型Qwen2.5-Max,该模型在多项公开主流模型评测基准上取得了高分,全面超越了包括DeepSeek-V3在内的全球领先开源模型。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认为,目前从生成式AI趋势中获利的主要方式是“卖铲子”和降低成本,而不是创造新业务或提升既有业务的附加值。DeepSeek-R1的定价策略将带动生成式AI的整体使用成本下降,这有助于增加AI算力需求,并降低投资人对AI投资能否获利的疑虑。然而,使用量提升能否抵消价格降低带来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