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出炉,地方两会经济增长目标解读及特朗普关税政策动向
AI导读:
本文介绍了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分析了地方两会公布的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并关注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最新动向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1、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政策出台
新华社报道,1月22日,中国证监会透露,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五大核心措施,包括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扩大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以及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引导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方案强调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注重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旨在通过优化各类中长期资金的投资机制,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稳定资金流,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保险资金以其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的特性,被视为资本市场的“耐心资本”。监管部门将优化考核机制,鼓励保险资金开展长期权益投资,进一步发挥其在资本市场中的稳定作用。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近年来,证监会积极推动权益类公募基金发展,中长期资金入市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证监会将继续完善相关制度,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推动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2、地方两会经济增长目标分析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指出,全国31个省市均已召开地方两会并公布2025年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大多数省份将GDP同比增长目标设定在5.0%-5.5%之间,加权平均值为5.3%,略低于2024年的5.4%。此外,多数省份对投资、消费和CPI目标有所调降。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分析:地方两会透露出六大关注点,包括预计全国GDP增长目标仍在5%左右,扩内需是关键,提振消费主要围绕“两新”政策,保持投资增速仍是扩内需的重要抓手,2025年财政收支延续紧平衡,以及就业压力总体保持稳定,通胀目标整体下调至2%。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解读:从固投目标增速来看,22个有可比数据的省市中,2025年加权目标增速为5.71%,低于去年的6.35%。其中,非重点化债省份目标下调幅度更大,经济大省目标相对保守。
3、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关注
澎湃新闻报道,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最早于2月1日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关税一事,中方始终认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平安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璐分析:未来三个月可能是观察特朗普减税和贸易政策的重要时期,不确定性较大。汇率对关税政策敏感,预计美元指数将跟随关税消息波动。特朗普展现出相对温和的对外关税姿态,有利于减轻长端美债压力,但考虑到未来政策密集落地,建议适度参与短端,对长端保持谨慎。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认为:特朗普上任后政策主张不确定性大,叠加美联储鹰派态度及资产估值偏高,资产波动加剧。建议构建“反脆弱”组合,包括多元化投资、做多波动率、采用“现金+”杠铃策略等。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指出: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市场期待的关税政策并未迅速落地,反而对内政着墨较多。特朗普可能采用“少量多次”方式向贸易伙伴施压。这导致市场对美国通胀展望面临下行风险,同时贸易对手汇率可能出现反弹,美元汇率可能走弱。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