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月2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聚焦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详解《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强调中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同时,吴清还就公募基金改革、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优化及外资投资A股市场等问题作出回应。

1月2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聚焦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详解《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吴清强调,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支撑,对维护市场稳定具有关键作用。此次《实施方案》的发布,不仅是对前期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的深化落实,更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执行。

《实施方案》针对公募基金、商业保险、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面临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方案旨在提升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的实际规模和比例,同时建立适应长期投资的考核制度、投资政策和市场生态建设。具体措施包括: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的比例,延长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的考核周期至三年以上,以及巩固形成落实增量政策的合力。

吴清表示,《实施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权益配置能力,扩大投资规模,改善资本市场资金供给与结构,巩固资本市场回升向好的趋势。同时,也将有助于中长期资金实现保值增值,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上,吴清还就公募基金改革、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优化及外资投资A股市场等问题作出回应。他提到,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近年来暴露出经营理念偏差、公司治理缺陷等问题。为此,证监会已形成初步改革方案,旨在完善基金公司治理和定位,强化功能发挥,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并加强监管执法,保护投资者利益。

在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方面,吴清指出,要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加大政策供给,营造有利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市场环境。具体措施包括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供给,推动专业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能力,以及坚决维护市场“三公”秩序。

在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吴清提到,去年上市公司分红和回购均创历史新高,沪深300股息率明显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权益市场投资价值凸显。证监会将进一步把好市场入口关、出口关,提升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支持更多高科技企业登陆A股市场。

在机构端,吴清表示,将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开展并购重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引导行业机构加大资源投入,提升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服务能力。同时,将完善基金投顾规则制度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资金规划、资产配置服务。

此外,吴清还强调了外资在中长期资金中的重要地位。他提到,证监会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金融开放政策,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外资政策,深入推进市场、产品、机构双向开放。截至去年底,已有866家QFII获得投资资格,外资通过QFII、沪深股通共持有A股约3万亿元人民币。

吴清表示,证监会将持续增强政策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性,提升A股投资吸引力。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完善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丰富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产品供给,加强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联系,以及加强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建设。

(图片来源:期货日报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