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委联合发布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
AI导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等六部委官员就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答记者问。实施方案明确了公募基金、商业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具体安排,旨在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权益配置能力,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深圳商报讯】(记者 钟国斌)2023年1月2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隆重举办新闻发布会,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携手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共同就如何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等热点议题,详细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吴清主席在会上强调,六部委近期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直击公募基金、商业保险、社保基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痛点与难点,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不仅着眼于当前,明确了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投资规模和比例的目标,更放眼未来,积极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步伐,为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具体而言,《方案》对公募基金和商业保险资金的投资A股规模提出了明确要求。未来三年内,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需每年至少增长10%;而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则需在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并持续提升投资比例和规模,预计每年将为A股市场新增数千亿元的长期资金来源。此外,2025年上半年,还将落地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资金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
在中长期资金考核方面,《方案》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全面建立并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大幅降低国有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并细化明确了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的具体要求。
吴清主席表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动《方案》各项举措的落地实施。这将进一步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权益配置能力,稳步扩大投资规模,优化资本市场资金供应结构,同时也有助于中长期资金提升长期投资的回报,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实现资金的保值升值,促进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
对于公募基金,吴清主席指出,要强化其功能定位,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推出更多适应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并强化监管分类评价引导,督促基金公司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同时,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和买方力量,应通过专业投资服务帮助投资者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公募基金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13万亿元增长至去年年底的33万亿元。然而,受股市波动影响,部分权益类基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亏损,公募基金行业中也出现了经营理念偏差、投资行为短期化等问题。为此,去年以来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旨在完善基金公司的治理和定位,加强党对基金行业的领导,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经营理念,全面加强长周期业绩考核,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薪酬管理制度,强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防止出现重规模、轻回报的情况。此外,还将进一步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的综合费率,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用,每年合计为投资者节约约450亿元的费用。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