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导读】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详解中长期资金入市策略,力促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近日,资本市场迎来重大利好消息!1月2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如何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吴清主席明确表示,《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已正式出台,该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其中,公募基金被寄予厚望,未来三年其持有A股流通市值将每年至少增长10%。同时,对于商业保险资金,方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市场。

此外,方案还强调,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需全面建立并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此举旨在大幅降低国有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同时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吴清主席还透露,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于2025年上半年落实,资金规模预计不低于1000亿元。这将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稳定的长线资金,有助于提升市场整体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吴清主席强调,该《方案》既立足当下,确定了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具体目标和投资规模,更着眼长远,通过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为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发布会无疑为资本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我们对未来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了期待。(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