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规则,允许机构投资者以战投身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强调建立利益绑定机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根据证监会1月22日发布的最新消息,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批准,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金融监管总局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一举措标志着自2024年9月26日《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发布后,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体系再添重要一环。

经过21世纪经济报道的深入梳理与采访,我们发现《方案》与先前的《指导意见》既保持了一致性,又在多个方面进行了细化和调整。其中,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的具体规则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针对国有保险公司的长周期考核规则已经明确,要求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超过30%,而三年到五年周期的指标权重则不低于60%。同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五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也得到了细化,企(职)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也在加速制定中。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首次做出重大调整,允许机构投资者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这一变化打破了以往机构投资者难以参与战投定增的严格限制,有助于吸引更多优质长期资金参与上市公司发展,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让社保基金等能更好地分享优质企业的成长红利。

此外,《方案》还传递出多项重要信息,包括推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规则的落地实施,强调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的深度绑定,以及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并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等。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综合政策体系。

险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规则正式落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均强调了推动专业机构投资者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的重要性,以提高权益投资比重。2024年9月发布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然而,具体的考核规则一直在探讨中。《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国有保险公司率先迎来了具体的考核规则。

根据《方案》,国有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将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超过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这一规则旨在引导保险公司更加注重长期投资收益,避免因过于追求短期收益而造成市场波动与风险。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教授认为,对国有保险公司实施“30%”“60%”的比例设置比较妥当,能够通过不同期限考核比例的设置,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探索长期投资机会,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现投资收益的稳健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双向平衡。

同时,《方案》还细化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五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以支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充分发挥专业投资优势。相关部门将继续稳步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推动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允许机构投资者以战投身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针对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方案》提出了创新性举措。明确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并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上市公司定增分为战略投资者入股(锁价定增)和一般定增两类。战略投资者入股的锁定期为18个月,参与要求严格,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难度很大。而此次《方案》的调整,将显著拓宽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渠道,增强市场的长期投资属性与稳定性。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姜富伟认为,这一调整能够充分利用资本的长期性与稳定性,推动企业长期价值提升,同时完善“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田轩教授也表示,这一调整有助于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提高机构投资者比例,改善投资者结构,并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强调建立利益绑定机制

除了上述内容外,《方案》还强调了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基金经理考核与投资者收益匹配度有限被视为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的原因之一。因此,《方案》提出要通过利益绑定机制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此外,《方案》还推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规则的落地实施,并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等。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综合政策框架。

(文章来源:21财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