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证监会联合多部委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稳住股市、消除中长期资金入市障碍,提升权益投资比重,包括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优化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运作水平等举措。

证监会于1月22日发布消息,为深入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稳住股市、消除中长期资金入市障碍”及“促进专业机构投资者构建三年以上长期考核机制,提升权益投资比重”的核心战略部署,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批核准,中央金融办携手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及金融监管总局,共同颁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

该《方案》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导向,强化党对资本市场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方案既注重当前实效,又着眼长远发展,旨在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及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对股市的投资力度。

主要措施涵盖五大方面:首先,提升商业保险资金在A股市场的投资比例与稳定性,鼓励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扩大A股(含权益类基金)的投资规模与实际占比,并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以优化国有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评价。同时,加速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落地,并逐步扩大参与机构与资金规模。

其次,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制,稳步提升其股票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并推动有条件地区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委托投资规模。此外,明确细化五年以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及三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支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挥专业投资优势。

第三,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的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加快出台企(职)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并鼓励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以及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实施差异化投资策略。

第四,扩大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与占比,通过强化分类监管评价约束,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引导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增加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与占比。同时,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共享机制,提升投资者的满意度。此外,推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规则的落地,依法丰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产品类型与投资策略。

最后,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实施一年多次分红政策,并推动上市公司利用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同时,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及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及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的政策待遇,并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的互换便利操作规模。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