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形机器人赛道新年伊始持续升温,从CES2025到资本市场反响热烈,再到科技巨头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正加速向我们走来。本文介绍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市场潜力以及科技巨头的布局情况。

新年伊始,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升温,从CES2025的闪耀登场,到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响,再到科技巨头的纷纷布局,以及各大企业竞相宣布量产信息,人形机器人这一划时代的创新工具正加速向我们走来。

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至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将初步构建完成,整机产品将实现批量生产,并在特种作业、制造业、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示范应用。这一政策导向为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据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阶段与智能手机iPhone初代、二代发布时颇为相似,未来有望像智能手机一样经历成熟迭代,广泛应用于不同场景。然而,也有专家指出,真正理想的人形机器人仍需十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的研发才能实现。

初步迈入商业应用阶段

近年来,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人形机器人概念逐渐升温。此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概念导入或技术研发阶段,尚未进入普遍的商业应用。然而,2025年前后,人形机器人领域量产消息频传。

1月17日,乐聚机器人宣布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自2023年11月“发布即量产”以来,已成功交付蔚来汽车、北汽越野车、江苏亨通等多家工业企业,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优必选也表示已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成为全球进入最多车厂实训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此外,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傅利叶智能等国内机器人明星企业也纷纷开启人形机器人的小规模量产。据马斯克透露,特斯拉旗下人形机器人Optimus也将在2025年进入限量生产阶段。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更是人形机器人通用能力跃升的起点,预计全球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场景进行训练。

巨头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在人形机器人从技术研发步入商业应用之际,苹果、华为、百度、vivo、富士康、小米等科技巨头正加速布局这一领域。此前,特斯拉、英伟达以及比亚迪、赛力斯、小鹏、上汽等车企也已切入这一赛道。

1月15日,富士康与优必选宣布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智能制造行业解决方案落地。同时,华为与深圳前海合作区管理局共同组建的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也正式运营,围绕华为具身大模型积极布局相关根技术与产业创新赋能。

车企、手机企业等巨头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旨在探索人形机器人在自身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场景,以实现智能制造或降本增效。同时,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企业希望以此开辟新的增长点。此外,基于产业融合、供应链协同等方面考虑,汽车、手机与人形机器人行业存在技术相通性与协同效应。

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背后,是整个具身智能赛道的崛起。具身智能意味着让机器人或智能系统像生物一样通过身体去感知世界、理解世界,并在世界中行动和完成任务的智能技术。

市场机构预计,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7.6亿元人民币;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73亿美元;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尽管目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科技巨头的加速布局和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量产并逐渐走向成熟。同时,具身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为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