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责任险成保险诈骗重灾区,业界联手打击
AI导读:
雇主责任险等险种成为不法团伙进行保险诈骗的温床。保险业与公安机关联手开展反欺诈工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和行业联防机制揭露诈骗案件。业界呼吁建立“四位一体”工作体系从源头防范欺诈行为。
雇主责任险与团体意外险,长久以来一直是企业用于保障员工权益、减轻自身负担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然而,随着企业风险意识的增强,这些险种却成了“人伤黄牛”等不法团伙进行保险诈骗的温床。保险诈骗行为频发,不仅严重损害了受保雇员的合法权益,更对保险市场秩序造成了巨大冲击。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保险业与公安机关携手合作,共同开展保险反欺诈工作。今年年初,公安部公布的十起全国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典型案例中,雇主责任险诈骗案便占据了三席,涉案金额高达9000余万元。这一数据,无疑为业界敲响了警钟。
近期,恒邦保险通过大数据技术和行业联防机制,成功揭露了一起雇主责任险重复理赔案件。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该公司终于追回了近五十万元的超额赔付保险金。这一胜利,不仅彰显了保险业在反欺诈工作中的决心与能力,更为行业树立了榜样。
雇主责任险,作为当雇员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导致损失时,由保险人承担雇主经济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本应成为企业的坚实后盾。然而,不法团伙却利用该险种进行诈骗活动,通过故意隐瞒、夸大损失、重复投保索赔等手段,骗取超额赔偿金。这一“黑色产业链”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提高了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更对受伤雇员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侵害。
以今年初公安部公布的案例为例,其中一起涉及江苏某安全管理公司等多家公司,犯罪团伙利用熟悉保险理赔渠道的便利条件,吸引高危工种企业投保雇主责任险等险种。当员工受伤后,该团伙便采取伪造赔付协议、夸大损失等方式骗取理赔款,涉案金额高达3000万元。另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杜某则利用成都某快保公司作为投保渠道,勾结不法保险“中介”,在各地寻找高危用工企业推销相关险种,并通过夸大损失程度向保险人理赔,涉案金额超过1200万元。
雇主责任险骗保高发的背后,映射出犯罪手段不断变异、骗保险种持续增多的严峻现实。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华列兵指出,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不断升级保险欺诈手法,如虚构事故、夸大损失等。新型险种诈骗犯罪呈现出由传统险种向全保险业态蔓延的态势,对保险业构成了巨大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不法团伙还利用保险机构间的数据壁垒等现状进行“游击战”。他们出险后向不同承保的保险机构申请理赔,并隐瞒重复理赔事实,从而获取超额理赔款。然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应用和行业联动机制的不断完善,这些潜藏暗处的违法犯罪行径正逐步暴露在阳光下。
恒邦保险通过中银保信大数据分析发现了一起类似案例。其安徽分公司承保的雇主责任险被保险人存在向同行业保险公司重复超额索赔的现象。经过实地走访和录像取证等方式,涉及的三家保险公司最终成功追回了超额赔付的金额。
为了从源头防范“人伤黄牛”系列意外险、责任险欺诈行为,业内人士呼吁建立“四位一体”工作体系。这包括加强大数据技术在核保、核赔等环节的应用、完善信息共享平台、推动行业联防联控以及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等。同时,《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的实施也为反欺诈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公安部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七个月的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工作。期间共立案查处保险诈骗犯罪案件1400余起,打掉职业化犯罪团伙300余个,涉案金额累计超过15亿元。这一行动彰显了国家对保险诈骗犯罪的零容忍态度,也为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