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探讨了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的崩溃及其创始人班克曼·弗里德的兴衰,揭示了金融创新背后的巨大风险,并通过对历史庞氏骗局的分析,为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及投资者提供了深刻反思与警示。

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的轰然倒塌及其创始人班克曼·弗里德的传奇兴衰,再次将金融创新的暗流涌动推向了公众视野。此次事件不仅揭示了金融创新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更让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及广大投资者深刻反思,为何此类看似显而易见的庞氏骗局总能一再得逞。

事实上,庞氏骗局之所以能够长久以来吸引无数目光,并非仅仅因为贪婪与轻信,更在于其背后隐藏的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有价值的创新与危险的骗局往往都依赖于滚雪球效应。FOMO(害怕错过的心理)这一人性弱点,虽常被骗子利用以谋取私利,但同时也推动了诸多有益的社会进步。然而,当这种心理被扭曲为“制造假象直至骗取财产”时,问题便随之而生。班克曼·弗里德等创业者的“制造假象直至成功”哲学,便是在这种心理驱动下走向歧途的典型例证。

回顾历史,庞氏骗局的鼻祖可追溯至18世纪早期的苏格兰冒险家兼经济学家约翰·劳。他通过一场以灾难告终的货币实验,深刻改变了法国的金融体系。当时,法国深陷债务危机,约翰·劳提出以纸币取代金属硬币以刺激经济的方案。尽管这一理论在当时看似前卫且富有创新性,但最终因通胀危机而崩溃。约翰·劳的骗局之所以能得逞,一方面得益于法国低效、武断且不公正的金融货币体系,另一方面则源于他对英格兰银行改革经验的借鉴与扭曲。

与FTX类似,约翰·劳的骗局同样依赖于高效营销、招摇撞骗与金融投机。他通过创建两家相互支持的公司,利用纸币与股票的双重杠杆效应,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为了增强说服力,他还吹嘘自己的公司能够挽救法国的金融体系,并借鉴当代文学作品描绘了一个充满奇迹与变革的法国未来。这些手段与班克曼·弗里德在推广FTX和加密货币时所采用的策略如出一辙。

随着数字货币的兴起,许多国家开始探索数字货币的发行与监管。然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银行业的强势游说,数字货币的推广进程相对缓慢。班克曼·弗里德敏锐地捕捉到了人们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滞后的担忧,并提出了看似可行的解决方案。然而,他并未能逃脱庞氏骗局的宿命。与约翰·劳一样,他过度发行了所谓的“优越替代货币”,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崩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骗局的成功都离不开政治精英的支持与参与。约翰·劳通过给予股票奖励等方式拉拢支持者;而班克曼·弗里德则通过向民主党与共和党大量捐款来换取政治资本。他们均未明确反对监管,反而试图与监管机构合作以创建保护自身利益的架构。然而,这些努力并未能改变他们骗局的本质与结局。

综上所述,FTX的崩溃与班克曼·弗里德的兴衰不仅是对金融创新风险的警示,更是对人性弱点与社会监管机制的深刻反思。只有当我们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加强监管与自律时,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

(作者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与国际事务学教授。版权:辛迪加)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