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2020年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详解
AI导读:
美联储2020年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延续每月购债力度,上调经济增速预测值。会议提及“缩减”购债计划,为未来调整留下余地,旨在避免重演2013年“缩减恐慌”。纪要公布后市场基本稳定。
当地时间2021年1月6日,美联储发布了其2020年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此次纪要详细披露了美联储在2020年12月利率决议上的关键举措:一致同意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区间不变,直至就业和通胀目标达成;同时,继续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未做任何调整。此外,美联储全面上调了对2020-2022年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值。
纪要不仅阐述了货币政策声明中的内容,还深入揭示了推动美联储作出这些决定的关键因素,并预告了未来数月美联储可能如何调整货币政策。市场对量化宽松政策(QE)的未来调整计划高度关注,但纪要显示,增加购债期限的提议并未获得广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文件中首次显著提及“taper”(缩减)一词,表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已开始考虑如何逐步缩减量化宽松政策。
美联储上月如市场预期般维持了基准利率不变,官员们几乎一致投票决定维持购债计划不变,承诺将继续每月至少购买1200亿美元的债券,直至在就业和价格稳定目标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前,美联储已重申,在经济复苏完成之前,将指标隔夜利率维持在近零水平,并将每月的政府债券购买计划与这一目标挂钩。
2020年12月的FOMC会议声明中,美联储关于强化购债前瞻指引的措辞是四次会议声明中的一大变化。最新指引明确指出,美联储将至少每月购买1200亿美元的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直至在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这与2020年8月至11月的声明相比,明显更加具体和前瞻,表明FOMC正在考虑对资产购买进行未来调整的可能性,如提高购债速度或增加购买期限更长的国债,但这些调整需有利于支持美联储的双重目标。
尽管美联储官员几乎一致投票决定维持购债计划不变,但他们为未来是否以及何时做出调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会议一致同意,美联储应承诺维持购债计划不变,直至在实现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取得“进一步实质性进展”。关于如何判断何时取得这一进展,将基于广泛的定性分析,而非具体的数字标准或阈值。这一表述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充分的灵活性,以便在未来几个月开始考虑调整债券购买计划,尤其是在新冠疫苗接种导致经济复苏速度快于预期的情况下。
此外,与会者还强调,在改变资产购买步伐之前,清楚地传达评估进展至关重要。委员会必须在判断为足以保证购买速度变化的时间之前,早日传达其对实现长期目标的实际和预期进展的评估。这意味着,在减少资产购买之前,市场将会收到充分的“通知”,表明美联储减码购债将遵循一个有序的过程,类似于2013年和2014年的做法。一旦达到“实质性进展”的门槛,美联储就可以逐步缩减购债规模,且这一过程将是“渐进的”。
美联储修改后的购债前瞻指引,以及2020年12月会议纪要点明的“按照2013和2014年的程序实施”,旨在避免重演2013年的“缩减恐慌”。当时,伯南克暗示可能尽快减少资产购买,引发市场动荡。因此,自2014年10月起,美联储采取了逐步缩减资产规模的策略,直至2018年10月,每月减少国债和机构MBS再投资的上限之和增至500亿美元。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美联储2020年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其将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虽然为量化宽松政策留下了灵活调整的空间,但短期内主要目的是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纪要公布后,黄金、美股、美元市场基本保持稳定,波动不大。从长期来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美联储的购债规模将逐渐缩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将趋于减弱,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趋势也将随之放缓。这为我国央行实施更加主动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