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总结了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获证监会核准、浙商证券副总裁辞职转投国都证券、海通证券原董事长周杰履新上海国际集团以及国新创投基金合作签约等财经要闻。

NO.1 央行与证监会携手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

为进一步发挥政策工具在稳定资本市场中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举办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宣昌能与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王建军发表了重要讲话。多家金融机构参会并表示,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产品备受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的青睐。据统计,2024年全年,上市公司共披露了近3000亿元的回购增持计划。自政策工具实施以来,已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使用银行贷款进行股票回购增持,其中市值百亿以上的公司占比超过四成。这一政策的带动效应日益显著,对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和提升市场信心起到了关键作用。

点评:央行与证监会此次联手行动,旨在强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的影响力,此举有望进一步增强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积极响应,大规模的回购增持计划彰显了政策的有效性。对于相关公司而言,这不仅能优化资本结构,还能提升市场认可度;对相关行业板块而言,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对整体股市而言,这一举措或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的稳定性,促进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

NO.2 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获证监会正式核准

自去年9月初国泰君安宣布吸收合并海通证券的计划以来,经过五个多月的等待,这一券商行业的重大合并重组事项终于获得了证监会的核准批复。1月17日晚间,国泰君安发布公告称,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等事项已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注册及核准批复。这意味着,国泰君安将正式启动对海通证券的吸收合并程序。此次合并完成后,将诞生国内净资产和净资本规模最大的券商。作为新“国九条”实施以来头部券商合并重组的首例,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上市券商最大的整合案例,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重组被视为打造国际一流投行的重要里程碑。

点评: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获准,标志着中国券商行业正迈向更高层次的市场整合阶段。此次重组有望增强双方在资本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并对券商板块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同时,合并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而对整体市场信心产生正面影响。此事件预示着券商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未来券商间的竞争格局或将发生深刻变化。

NO.3 浙商证券副总裁张晖辞职,或将加盟国都证券任总经理

近期,浙商证券副总裁张晖的辞职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据知情人士透露,张晖计划加盟国都证券并担任总经理一职。目前,国都证券的总经理职务暂由副总经理李锐代为履行。去年12月,浙商证券公告称已完成对国都证券34.25%股份的收购交易,正式成为国都证券的主要股东。至此,浙商证券历时近一年的收购计划终于落地。

点评:浙商证券副总裁张晖的辞职及转投国都证券的消息,或为国都证券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机遇。同时,随着浙商证券成为国都证券的主要股东,此次人事变动可能预示着两家公司在未来将有更深层次的整合与合作。这一变动或将对券商板块的竞争格局产生一定影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相关公司的后续业务调整和市场反应。

NO.4 海通证券原董事长周杰履新上海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据上海国际集团官网1月19日信息显示,海通证券原董事长周杰已正式出任上海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职。此前,海通证券已于1月13日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周杰已辞职,由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李军代为履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等职责。1月17日,上海发布公众号信息显示,周杰已正式就任上海国际集团董事长,并免去其海通证券董事长职务。

点评:周杰履新上海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标志着他职业生涯的新起点。与此同时,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的计划也获得了证监会的核准批复。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国际集团是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国泰君安证券的实际控制人。周杰的加入有望为集团在金融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整体来看,此次人事变动或将成为金融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并对市场情绪产生一定影响。

NO.5 国新创投基金合作签约仪式举行,首期规模达100亿元

1月18日,中国国新联合多家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在京共同举行了国新创投基金合作签约仪式。据悉,国新创投基金的出资合作单位包括中国五矿、中国钢研、中国建材、中国有研、中国电气装备、杭州资本、兴湘集团等,首期规模高达100亿元,存续期为15年。同时,该基金还将启动一批子基金,包括杭州、湖南、西安等地的子基金,通过母子基金的放大效应,围绕“国家所需、创新所要、基金所能”的宗旨,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理念,为科技强国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贡献力量。

点评:国新创投基金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硬科技投资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基金首期规模达100亿元,携手多家央企和地方国资共同发力,将有力推动相关企业的创新发展。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新技术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还有利于增强股市中科技创新板块的市场表现。同时,长期资金的注入也预示着资本市场将与国家战略支持的实体经济实现更紧密的绑定,对市场信心和稳定性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相关信息,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