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暂停国债买入,稳汇率及债市调控意图明显
AI导读:
央行近日宣布暂停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债,旨在稳定汇率并加强债市调控,此举反映出央行对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抢跑”行为的控制意图,同时强调了对市场过度反应的防范。市场认为此举可能预示着一季度降准的可能性上升。
央行暂停国债买入,释放稳汇率及债市调控信号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宣布,鉴于当前政府债券市场需求旺盛,供应紧张的情况,决定暂时停止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国债购买活动,并强调未来会根据市场供需状况择机恢复。
此举背后,有多重因素考量。首要原因是1月份政府债券的供应量可能相对较低,因此通过购买国债来缓解供应压力的需求减弱。同时,近期美元走强,中美利差扩大,导致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为稳定汇率,央行于1月15日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发行了600亿元人民币、期限为6个月的2025年第一期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3.4%。此次暂停国债购买,不仅体现了央行稳定汇率的意图,也显示出其对债券市场调控力度的加强,旨在遏制债市收益率过快下滑的“抢跑”现象,并纠正市场对“适度宽松”政策的过度解读。近期逆回购投放规模的缩减也反映出央行在调控利率方面的明确态度,意在防范市场过度反应可能带来的风险。机构投资者应警惕基金到期赎回引发的流动性风险,特别是在债市波动加剧的情况下。
此前,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常采用“买短卖长”策略,因此暂停购买国债可能对短期国债及市场资金面产生更显著影响。对于长期国债而言,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债市整体向好的趋势未变,央行暂停购债对长期国债的影响有限。其定价仍主要受降准降息预期变化的影响,且央行暂停购债更可能是一种短期行为,而非政策方向的全面转变。
当前,市场资金面正面临大额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春节前取现需求及税期等多重压力。在市场流动性缺口较大的背景下,市场普遍认为央行暂停购买国债可能意味着一季度降准的可能性增加。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已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多次提示风险,强化市场监管,并在一级市场发行较少的时间段暂停二级市场买入操作,转而使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动性,以避免影响投资者配置需求、加剧供需矛盾和市场波动。部分机构预测央行可能会在春节前进行降准,需重点关注外部不确定性及关税因素的影响。
至于央行何时恢复购买国债,政府债券供应量的增加是一个关键因素。今年2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已启动发行,一季度将是发行高峰。若供应端担忧再现,央行购买国债的必要性或将再次提升。此外,长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也是恢复购买的重要判断依据。若长期国债收益率因市场自身调节或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回升至符合宏观经济基本面及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逻辑的合理区间,意味着市场利率环境相对健康稳定。此时,央行恢复国债购买操作,既能在合理收益率基础上重新入市增强流动性,又不会对市场利率体系造成过度干扰,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利率生态。
(作者系海通期货国债期货研究员,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