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量化私募领域掀起中证A500指增产品争夺战,2024年以来新备案产品数量激增。部分量化私募为抢占市场,采取免收管理费方式吸引资金关注。业内对价格战看法不一,但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和业绩表现仍是关键。

随着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的持续升温,量化私募领域迎来了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据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初至2025年1月13日,新备案的中证A500指数增强私募产品总数已达43只,其中2024年11月备案5只,12月激增至29只,而2025年1月的前两周内也已备案9只。这一连串的数据背后,反映出量化私募对于中证A500指增市场的浓厚兴趣和激烈竞争。

在这场争夺战中,各大量化巨头纷纷加入战局,竞相推出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尤其是在2024年12月,包括宽德投资、蒙玺投资、茂源量化、世纪前沿在内的多家头部量化大厂密集发行了中证A500指增产品,掀起了一股发行备案的高潮。值得注意的是,百亿量化私募宽德投资自2024年12月以来,合计备案了27只中证A500指增产品,成为抢占市场的最大赢家。

量化私募之所以扎堆布局中证A500指增,一方面是基于该指数本身的配置价值和市场认可度。中证A500指数覆盖了众多新兴产业和龙头股票,被市场广泛认为是“中国版标普500”,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另一方面,量化私募通过布局中证A500指增能够借机做大规模,同时丰富自身的产品线。

然而,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量化私募也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抢占市场。部分量化私募甚至采取了免收管理费的方式,力图通过降费来吸引资金的关注。据了解,这些量化私募针对中证A500指增产品设计了零管理费+超额收益计提的费率结构,如果没有取得超额收益,则不收取任何费用。

对于价格战的问题,业内存在不同的看法。有观点认为,价格战更多是一种短期营销手段,并不能真正改善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从长期角度来看,价格战不利于私募行业发展,可能会消弱私募的核心竞争力,给投资者筛选产品造成错误引导。然而,也有观点认为,适度的降费可以降低投资者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吸引力,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关键在于私募机构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和业绩表现,以获取更多的超额收益。

总之,中证A500指增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量化私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和业绩表现,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同时,投资者也需要理性看待价格战等营销手段,选择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私募产品。

中证A500指数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