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互换便利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加速落地
AI导读:
自去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以来,互换便利操作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政策加速落地,为股市稳定发展提供支撑,提升投资者信心,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自去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创设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以来,一系列政策举措如互换便利操作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正加速落地,为股市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些政策不仅提升了投资者信心,更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携手证监会,再次推进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的落地实施。此次操作规模达到550亿元,相比去年10月的首次操作,不仅规模有所扩大,中标费率也显著降低至10个基点。此次操作不仅丰富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也进一步提振了资本市场的信心。互换便利操作允许非银金融机构以持有的债券、股票ETF等资产为抵押,从央行换入高等级流动性资产,为市场提供了一个高效利用存量资产的新途径。
同时,为更好地支持互换便利的顺利开展,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还决定对涉及SFISF的证券质押登记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参与机构的成本,还有助于吸引更多新机构加入,扩大互换便利业务的覆盖面和灵活性。
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方面,自去年10月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出台相关政策以来,市场反应积极。金融机构迅速行动,积极开展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截至2024年末,已有数百家上市公司与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其中多家公司已顺利公告并提款入市。
为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金融管理部门近期还对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例如,将申请股票回购贷款需承担的最低自有资金比例降至10%,降低了参与门槛;允许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以其持有的其他股票进行质押,进一步降低了获贷难度和成本;同时,也鼓励以信用方式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
此外,随着SFISF名单的扩容及第二批操作的启动,资本市场将迎来更多增量资金。这些资金将为券商、公募机构等提供更多流动性支持,有助于提升券商使用互换便利的意愿,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未做改动)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