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2025年工作会议:坚持稳字当头,全力推动市场回稳向好
AI导读:
证监会召开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字当头,全力推动市场回稳向好。会议总结了2024年工作成果,并规划了2025年重点任务,包括加强监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设立平准基金等措施。
2025年1月13日,中国证监会召开了年度系统工作会议,全面回顾了2024年的工作成果,并细致规划了2025年的核心任务。会议明确指出,将“稳”字作为全年工作的主旋律,致力于构建并强化市场稳步向好的基础。
证监会之所以将“稳”作为首要任务,是积极响应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在这两次高层会议上,均强调了“稳住股市”的重要性,使之成为证监会本年度监管工作的核心要点。
在总结2024年的工作时,证监会详细列举了多项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举措。例如,与中央金融办携手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指导,成功推动权益类ETF市场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同时,证监会配合中国人民银行迅速推出了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证券基金机构互换便利首批操作顺利完成,第二批也已正式启动。此外,26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购增持再贷款信息,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
展望2025年,证监会将“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作为首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证监会提出了三项具体策略:一是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住股市的要求,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市场的联动监测与监管,提升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二是与中国人民银行深化合作,充分发挥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能,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三是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市场关切,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尽管证监会的举措具有宏观指导意义,但在具体实施层面仍需进一步细化。对于如何切实落实“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的任务,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中长期来看,需要引入中长期资金、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措施。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时间和过程,不能立竿见影。因此,在中长期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采取一些短期和阶段性的有力措施。
首先,应限制或叫停各类做空工具。A股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做空工具不仅不能为中小投资者所用,反而可能对其造成伤害。因此,对于融券、量化交易、转融券等做空工具,应直接叫停或采取限制性措施,并增加交易成本以削弱其市场冲击。其次,应进一步规范大小非减持行为,包括破发、破净公司以及未充分现金分红的公司的大小非不得减持,控股股东持股降至一定比例时也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同时,应规范IPO公司的股本结构,降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限售股比例,以减少股东减持对市场的压力。最后,应设立平准基金,作为维护股市稳定的重要工具。平准基金应由监管部门直接管理,拥有足够的资金规模(建议10万亿以上),以应对市场波动,成为股市的稳定器。
综上所述,证监会提出的“稳字当头”的工作方针为2025年的股市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实施一系列中长期和短期措施,相信能够形成并巩固市场稳步向好的基础,为投资者创造更加稳定、健康的投资环境。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