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TC全面禁止竞业协议,我国专家呼吁减少适用以促进创新创业
AI导读:
2024年美国FTC全面禁止竞业协议,预测将催生8500家新企业和上万项专利。我国人大代表陆益关注竞业协议滥用问题,建议缩小适用范围并增加企业成本,以推动创新创业,形成上海的‘加利福尼亚效应’。
2024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颁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全面叫停了所有员工签署新的竞业协议。据相关预测,这一变革性的举措有望每年催生8500家新兴企业,并促进17000至29000项专利的创新诞生。
在我国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金山区数据局局长陆益同样聚焦了这一议题,深入探讨了竞业协议对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影响。他强调,竞业协议原本作为约束企业高管、防止离职后泄露核心机密的特殊手段,其初衷是合理的。然而,在我国,竞业协议却出现了被滥用的现象。
当前,我国众多大型科技企业普遍采用竞业协议,这导致高端人才在离职后难以自主创业,同时也限制了人才向中小企业流动的可能性。这种束缚不仅阻碍了人才的自由发展,更扼杀了初创企业的成长潜力,加剧了行业垄断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陆益提出了两方面的建议。首先,应逐步缩小竞业协议的适用范围。从适用人员来看,应明确只有掌握了相关核心机密的人群才适用竞业限制;从适用企业来看,建议更多在规模以上企业之间适用竞业限制,而对于初创企业,则更倾向于不适用竞业协议。这一建议旨在平衡企业利益与人才流动之间的关系,促进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
其次,应增加企业使用竞业协议的成本。陆益建议劳动仲裁部门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法律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可能的法律纠纷。同时,人民法院也应酌情为劳动者提供司法救助,并优化审理流程,缩短相关案件的审理时间,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陆益还提到,硅谷这一科技公司的摇篮正是诞生于禁止竞业协议的加州。美国在实际探索中发现,竞业协议的弊端远远超过了其带来的利益。目前,已有不少州跟进了FTC的决定,开始逐步废除竞业协议。他呼吁,本市司法实践中也可以逐步减少竞业协议的适用,以推动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上海的‘加利福尼亚效应’,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