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两会代表丁嵩冰和毕华业讨论了港航大数据的商业价值与安全挑战,提出建立航贸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规范物流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以及关注AI等新兴技术在安全防控中的作用。

港口绩效指数(CPPI),一个集成了全球超过500个码头船舶靠离泊及作业效率数据的指标,其中亦涵盖了中国洋山外高桥码头的数据。然而,上港集团战略研究部的丁嵩冰在上海两会上透露,上港并未直接提供这些数据给CPPI,而是由船公司作为客户,将部分数据提交给了该指数进行商业开发。有趣的是,上港甚至也购买了这一数据库,里面包含了他们未曾对外披露的信息。丁嵩冰坦言,当他看到这些数据时,内心五味杂陈。

在1月15日的浦东团小组审议中,丁嵩冰强调,国际机构对数据的高度敏感性以及在数据整合和商业价值开发方面的能力,值得中国企业借鉴。他指出,中国的对外贸易拥有大量结构化、高价值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在国内市场上却难以觅得,反而能在国际市场上轻松购买。这既源于中国企业对数据安全的严格把控,也源于交易对手方的商业敏感性,他们能将数据进行脱敏处理,然后打包并商业化。

丁嵩冰担忧,这种现状导致中国明明拥有数据,却无法得到充分的商业化利用,也无法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更严重的是,结构化、细颗粒度、高价值数据的缺失,将严重影响中国航贸大数据平台的实效性。

随着绿色、数字和智慧港航成为国际航运高端服务业的新趋势,上海作为经济腹地,拥有丰富的贸易数据和强烈的数据使用需求。丁嵩冰建议,上海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借鉴国际市场上的航贸数据实践,推动航贸企业和机构的数据联通协同,从而促进航运服务链和数据链的融合,形成商业化利用港航大数据的典型案例,推动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他强调,贸易是双向的,很多数据双方都掌握,如果中国不卖,其他国家也会卖,而这些数据往往与中国的收发货人紧密相关。

数据安全是利用好数据的关键之一。日通国际物流(中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总经理毕华业也强调了这一点。他表示,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离不开数据保护机制的保障。安全高效的数字化平台不仅能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还能为多主体交易的高频对接提供高效解决方案。特别是物流行业数据,不仅涉及大量的个人和企业数据,还可能涉及商业机密、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因此保障物流数据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毕华业指出,航运物流数据面临着泄露的挑战,物流企业也存在数据管理能力不足的风险。同时,航运物流数据的跨境流通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导致数据资源难以有序、安全地共享和流通。因此,他建议建立航贸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根据物流数据信息的敏感程度进行分级,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物流数据实行不同的管理。同时,通过物流数据保护立法,进一步规范物流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

此外,毕华业还强调了AI等新兴技术在安全防控中的作用。随着全球新增通用漏洞数量的不断增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数据安全方面应充分利用好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确保数据安全。同时,鼓励物流企业主动在产品及运营过程中融入数据合规、数据安全工作,并通过树立标杆企业,将行业最佳实践和有益经验推广到全行业。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