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预测至2030年,全球将有22%的就业机会面临重塑,新工作岗位预计达1.7亿个,净增7800万个。变革背后,技术进步、人口结构变化、地缘政治局势及经济压力成为主要驱动力,对全球各行业和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中宏网1月15日北京电(记者韩鹏飞)近期,备受瞩目的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布了《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了至2030年就业市场的深刻变革。据《报告》预测,全球将有22%的就业机会面临重塑,其中新工作岗位的创造预计高达1.7亿个,但也将有9200万个岗位被替代,净增就业机会达到7800万个。这一变革的背后,技术进步、人口结构变化、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以及经济压力成为四大主要驱动力,对全球各行业和职业产生深远影响。

在企业转型的浪潮中,技能差距成为了制约发展的首要难题。《报告》通过对超过1000家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近40%的工作技能将发生转变,这一现状已被63%的雇主视为核心障碍。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网络空间安全等领域的技能需求急剧上升;同时,创造性思维、韧性、灵活性和敏捷性等人类特质技能依然重要,二者的结合在快速更迭的就业市场中愈发关键。

从职业变迁的视角来看,2030年前,一线岗位及护理、教育等基础行业职位的增长将处于前列。技术革新方面,人工智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正深刻改变市场结构。一方面,人工智能、机器人及能源系统(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和环境工程领域)等专业职位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平面设计师等部分职位需求则呈现下降趋势。农场工人、送货司机及建筑工人等一线岗位需求增长尤为显著,专业护理人员及中学教师等职位也将大幅增长,这与人口结构变化推动的基础行业职位需求增长相吻合。相反,出纳员、行政助理等职位需求下降最快,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平面设计师职位需求亦将迅速减少。

技能差距的影响不容忽视。若以全球劳动力为100人计算,预计有59人需在2030年前接受技能再培训或升级,但其中11人接受培训的可能性较小,意味着全球有超过1.2亿员工面临中期失业风险。

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商业模式。全球半数雇主计划调整业务方向,以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在应对变革时,77%的雇主选择升级员工技能,成为最常见的劳动力举措;然而,由于人工智能实现部分任务自动化,41%的雇主计划缩减员工规模,近半数雇主或将员工从易受人工智能影响的岗位转移至其他部门,以缓解技能短缺并降低技术转型的人力成本。

生活成本上升同样是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关键因素。半数雇主认为这将改变商业模式,尽管全球通胀有所缓解,但预计到2030年,仍有600万人将因价格压力和经济增速放缓而失业,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对韧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等技能的需求。

人口结构变化正重塑劳动力市场。高收入国家人口老龄化推动医疗职位需求增长,低收入地区劳动适龄人口增加则带动教育类职业发展。以改善人才管理、教学和辅导技能为核心的劳动力战略,对于缩小技能差距至关重要。

紧张的地缘政治形势亦受到广泛关注,34%的受访企业表示关注。贸易限制和产业政策转变将影响更多企业,部分企业计划通过离岸外包和企业回流战略应对,这增加了对网络空间安全等技能的需求。

面对日益复杂的就业环境,《报告》强调,各国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需携手合作,采取一系列重点行动,包括消除技能差距、投资技能再培训和升级培训、构建便捷路径培育快速增长的工作岗位并培养需求快速增长的技能。只有通过实施公平包容的劳动力转型战略并为员工提供支持,各利益相关方才能共同构建一个韧性强、适应性强的全球劳动力,为员工迎接未来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文章来源:中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