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京市人大代表周元元在市人大会议上提出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在社会治理中应用、打造北京市“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等建议,旨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节约司法案件办理成本。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近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月14日至1月18日顺利召开。会议期间,新京报记者有幸采访到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专职董事周元元。周元元代表在会上提出了多项富有前瞻性的建议,旨在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在社会治理中的广泛应用,并着力打造北京市“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以新质生产力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她还关注青少年足踝健康,倡导相关健康知识进校园。

图为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专职董事周元元,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周元元代表指出,当前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已成为民众表达诉求的主要渠道,对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法检两院年案件量的持续攀升,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效能、节约司法案件办理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她建议,应进一步打通12345与法院、检察院的数据平台,嵌入联动分析模型,以实现跨组织数据自动化交换和高效利用。

周元元代表强调,尽管城市网络和数据中心、法院、检察院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并建立了各自的数据分析体系和平台,但目前仍存在数据孤岛现象。特别是12345平台沉淀的大量原始信息,缺乏从法检两院专业视角的充分分析利用。同时,一些涉及民事“小事”的投诉事项,因未进入司法诉讼程序,导致两院的专业化司法解读无法有效传播到基层街道,影响了基层社区工作者的协调处理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周元元代表提出了具体建议。她建议加大对投诉多发细分领域的12345数据共享范围,将法检两院纳入源头治理数据源,进行涉法数据分析,促进法检应用数据模型建设。同时,针对矛盾多发但未纳入司法程序的投诉,她建议法检两院利用数字化手段梳理法律法规条例等规则,并在12345平台中运用自动化手段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涉法规则转化为快速接诉回应的依据。这样一来,相关法律知识可以在平台上实时显示,便于12345平台各方使用人员及时了解相关行为可能涉及的法律领域,既可作为基层普法的补充渠道,又能切实帮助社区工作者在法律支撑下高效协调处理投诉事件。

周元元代表的这些建议,不仅体现了她对数字化智能化社会治理的深刻洞察,也彰显了她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节约司法资源的坚定信念。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周元元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的社会治理水平将迈上新的台阶。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