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展会汽车智能化竞争加速,AI赋能成焦点
AI导读:
今年的CES展会上,中国车企参展商数量创历史新高,积极展示智能化转型的决心。AI仍是核心话题,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技术发布密集。明确的技术量产节点正敲响智能化竞争的战鼓,各大玩家蓄势待发。同时,车载显示技术成为智能座舱竞争的新焦点。
汽车智能化竞争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进。自2018年中国车企在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崭露头角后,这一展会已逐渐成为汽车前沿技术发展的风向标。
今年的CES展会上,中国参展商数量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传统自主品牌吉利和长城展示了智能化转型的决心,极氪、小鹏汇天等也探索了未来出行方式。相比之下,美国传统汽车巨头如福特、通用和特斯拉却集体缺席。这一趋势表明,中国车企在智能化领域的投入和竞争力正逐步增强。
与近两年CES展相同的是,AI仍是核心话题。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技术的发布密集,依旧是行业焦点。多家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合力奔向L3至L4级别,用高算力芯片拉开高阶智能驾驶竞争的序幕;同时,边缘侧AI正延伸至智能座舱,语言大模型下的情感交互和极具未来感的屏显技术正落地成为现实。
在本届CES上,虽然概念车数量有所减少,但关于未来出行的想象并未缺席。丰田汽车时隔五年重返CES,宣布已完成Woven City项目的一期工程建设,旨在探索未来出行的解决方案。此外,极氪也发布了出海战略,规划智驾、智舱、超快充生态和智能架构的出海。
明确的技术量产节点正敲响智能化竞争的战鼓。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无人自动驾驶等领域,各大玩家蓄势待发。特别是在高阶智能驾驶方面,智驾芯片厂商开启了新一轮的算力角逐赛。
英伟达展示了其车载计算平台Thor,该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算力是上一代Orin平台的20倍,达到2000TOPS。极氪将成为首家基于Thor芯片推出量产自研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平台的车企,比亚迪、广汽、理想等也将陆续采用Thor芯片。此外,黑芝麻智能也展示了其自研的华山A2000芯片家族,算力分别相当于1颗、2颗和4颗行业旗舰芯片。
在智能驾驶的造“芯”战事中,部分主机厂从2024年开始陆续流片,算力竞赛成为市场焦点。同时,激光雷达也在本次CES展上冲击L3至L4级自动驾驶,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分别推出了1080线激光雷达EM4和1440线激光雷达AT1440。
在智能座舱方面,企业继续用AI技术赋能,智能座舱的交互模式朝多元化发展,车载显示成为展示座舱交互的重要方向之一。宝马展示了其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极氪也展示了已经量产的Kr AI大模型系统。此外,光子晶体科技、TCL华星等科技企业也跨界进入车载显示领域,展示了最新的全息显示产品。
随着汽车逐渐发展成为第三生活空间,车载显示技术的发展最终落点是改善驾乘体验。宝马、法雷奥、现代摩比斯等公司均展示了其最新的全息显示产品,极氪和宝马也展示了视平线全景显示及3D抬头显示等技术。
智能化的浪潮为显示领域的企业带来机遇,京东方、华阳集团等也与多位主机厂展开合作,展示了创新性的车载显示屏技术。京东方还全球首发集电动折叠与弯曲功能于一体的车载显示屏,包括电动折叠屏和中控曲面呼吸屏。
总体来看,在本届CES上,车企的竞争焦点继续在智能化的新赛道里走向纵深。量产技术给了市场明确的期待,也为未来出行带来了更多想象。
(宝马的视平线全景显示及3D抬头显示技术展示)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