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2025年全球消费电子展(CES)上,汽车智能化和算力升级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芯片巨头纷纷亮相,展示了最新的汽车领域创新产品和技术战略,揭示了未来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

在2025年全球消费电子展(CES)的舞台上,汽车智能化与算力升级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全球芯片巨头纷纷亮相,展示了其最新的汽车领域创新产品和技术战略,揭示了未来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

英特尔在此次展会上推出了锐炫B系列车载独立显卡和自适应控制单元(APU),进一步完善了其“整车解决方案”。这款独立显卡专为高端游戏体验和车载AI设计,能够支持生成式AI和高保真3D视觉渲染,满足消费者对车内娱乐和智能交互的多样化需求。而自适应控制单元APU则通过可编程设计和优化算法,实现了40%—70%的能效提升,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了高效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高通则在CES上展示了基于“骁龙数字底盘”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生态,并推出了全新的智驾平台。该平台通过AI赋能车内体验和ADAS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驾驶体验。高通还与零跑汽车、松下等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推动车载芯片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

英伟达则继续深耕自动驾驶领域,展示了其Thor芯片和COSMOS基础大模型。Thor芯片算力高达5000TOPS,可以支持L4/L5级自动驾驶及智能座舱等复杂功能。而COSMOS基础大模型则将进一步强化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布局和竞争力。

除了这些国际巨头,国内的汽车芯片厂商也在加速追赶。他们通过技术创新、生态构建和本地化服务等方面的努力,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国内芯片供应商在服务方面更符合国内快节奏的工作方式,能够提供更加贴心、高效的服务和支持。

在英特尔看来,汽车正在成为下一个计算密集型节点。从自动驾驶、车内娱乐到电动车的能效管理,汽车已不再是简单的机械产品,而是一个对算力需求越来越高的电子计算平台。英特尔正在通过软硬件协同策略,从传统的硬件供应商转型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以重塑汽车电子架构,帮助车企应对成本、创新和能效等挑战。

随着汽车行业向“软件定义”转型,芯片巨头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他们正在结合自己的传统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战略合作与细分领域布局展开激烈竞争。在这场竞争中,谁能够率先突破技术瓶颈、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谁就能够占据市场的先机。

(图片来源:相关展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