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加速推进,投融资成为重中之重
AI导读:
证监会近日召开的系统工作会议明确表示,将加快改革开放,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支持经济回稳向好。文章探讨了资本市场改革的长远目标、投融资改革的重点方向以及科创板创业板改革等措施,旨在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理性发展。
“改革”始终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核心议题。近日,证监会召开的系统工作会议着重研究并部署了2025年的工作重点,明确提出将加速改革开放进程,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的投融资综合改革,并着手研究制定旨在更好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框架,从而为经济的稳健复苏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指出,资本市场的改革应当着眼于长远发展,其核心在于通过改革的持续推进、投资者结构的优化以及直接融资机制的完善,逐步提升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与吸引力。这不仅要求为创新型企业开辟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还需通过吸引中长期资金的流入,增强市场的稳定性与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平抑短期波动,引领资本市场走向更为健康与理性的发展道路,为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自2024年以来,资本市场改革步伐稳健。从国务院出台的新“国九条”强调“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再到“稳住楼市股市”的总体定调,中央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形势进行了科学研判,并为市场改革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证监会据此制定并修订了60余项制度规则,构建了“1+N”的政策体系,系统性地重塑了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与监管逻辑。
此次改革的范围广泛且力度强劲,涵盖了资本市场的各个方面,其核心在于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旨在实现支持经济回升向好与推动资本市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目前,一批重点改革措施正在稳步推进中,市场已呈现出诸多积极变化:权益类ETF规模迅速增长,突破2万亿元和3万亿元大关,较2024年初增长了106.6%;2024年共有144家企业成功获得境外首发备案和全流通备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交易所市场债券融资规模达到13.43万亿元,公募REITs市值更是创历史新高;此外,还有15个期货期权品种平稳上市。
这些积极的变化不仅改善了市场预期,也显著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然而,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资本市场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外部输入性风险与内部风险因素相互交织。为确保市场的长期平稳健康运行,改革仍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证监会强调,要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认为,必须持续推动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落地见效,通过改革破解制约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升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并健全各方合力稳市机制。
在投融资方面,证监会表示将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进一步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权益投资比例,并深化公募基金改革。为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资本市场已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快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分类施策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以及积极推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的落地实施等。
未来,投融资改革的重点将进一步聚焦在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上,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预计,将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形成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二是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包括完善中长期资金交易监管和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配套机制;三是推动ETF市场扩容,满足居民资产配置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也指出,应扩大机构投资,支持长期资金入市,建议加大养老金对股市的投资力度,扩大保险资金对权益类产品的投资比例,进一步发挥信托公司的投资功能,并建立股票市场特定稳定机制。
章俊认为,未来政策将着力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包括保险资金、养老金等稳健型资本,这将在增强市场韧性的同时,平抑短期波动,推动资本市场朝着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为市场的长期稳定提供强大动力。
在融资端,证监会同样重视改革。证监会表示将研究制定更好的政策安排,以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的改革,增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主战场,需要更好地发挥枢纽作用,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培育新质生产力。
过去一年,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规则,如“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和“并购六条”,以完善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并促进优质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新上市的公司中,近七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市场发行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规模同比增长了65%;A股市场涌现了2131单并购重组交易,呈现出科技领域活跃、央国企大单增多、地方国资踊跃入主上市公司等特征。
然而,我国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双向奔赴”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何通过制度创新突破体制机制约束,发挥科技与资本的协同效应,是当前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章俊建议,应优化资本市场体系以更好地支持科创企业,强化科创债与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出台新质生产力企业认定标准,加快构建科学评估与风控体系,全面推行“两强两严”的监管新模式,并加快完善注册制配套监管机制。
据了解,监管部门将持续抓好“创投十七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的落地实施,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同时,将提高产业债融资比重,加快公募REITs市场建设,提升行业机构服务新质生产力和居民财富管理的综合能力,推动建设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