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科创投资前瞻:新空间、新方向与新机遇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科创投资在未来五年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环境的优化及投资能力的增强,阐述了新时期科创投资的新空间、新方向和新机遇,并提出了完善科创投资支持体系建设的建议。
■未来五年产业前瞻(十一)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徐策 中研智库 何赛
科创投资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崛起,还引领了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加大科创投资力度,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驱动力。
在未来五年,创新驱动战略将引领我国科创投资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扩大。通过前沿领域的创新及应用投资,将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同时,新技术将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其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此外,加大对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前沿科学的基础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投资,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此,我国将投资建设多层次、多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为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我国将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举措包括加大对专项科研基金的支持力度,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和技术扩散服务体系;落实重大改革,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计划的机制,建设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推进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更多的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均强调了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和提升科技投入效能的重要性。科创投资作为对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金融支持,是推动科技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大规模科创投资是适应大科学时代科技活动特征的必然选择,也是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抓手。
一、科创投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
科创投资不仅开拓了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等新赛道,还推动了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领域。因此,加大科创投资力度,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
二、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环境不断优化,投资能力日益增强
近年来,我国在加强统筹协调、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拓宽科创投资资金来源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国已基本形成支持科创投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并加速形成以国企资本为主导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同时,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也在不断健全,逐渐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此外,科技创新投资能力日益增强,资本市场投资更多向“硬科技”领域倾斜。
(一)我国不断完善科创投资政策机制,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科创领域
“十四五”时期,我国推进多项改革,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科创投资机制。在加强统筹协调方面,重新组建科技部,形成部际协同、央地协作的工作格局。在资本市场领域,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完善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在拓宽资金来源方面,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地方也在积极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发展科创投资。
(二)我国已经基本形成能够支持科创投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含科量”持续提升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效支持了科创投资,各板块和市场功能定位明确,层层递进,错位发展。在加大入口端改革的同时,不断完善退市机制,促进市场优胜劣汰。截至2024年11月底,工业、科技、材料三个行业的IPO数量及筹资额分别占总量的88%和90%。
(三)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正在加速形成
国有资金已成为我国创投市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的重要来源。数据显示,2023年政府及国资LP出资占比达73%,2024年上半年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LP合计披露出资金额占比达81.2%。多地政府还对国资创投的容错机制进行积极探索,提高国资创投的容错率。
(四)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不断健全,逐渐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不断优化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地方政府、企业携手设立联合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同时,一些企业也通过科学捐赠等形式积极参与到基础研究中。
三、新时期科创投资的新空间、新方向和新机遇
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科创投资规模将持续扩大。根据预测,到2035年前后,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将增长至7270亿美元。新时期科创投资的主要方向和新机遇包括:
(一)通过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创新及应用投资,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前沿技术驱动的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将引领全球产业变革的新方向。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将是下一个五年我国科创投资的核心方向之一。此外,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6G通信网络等前沿领域也是科创投资的重点方向。
(二)推进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通过科创投资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其转型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山西太钢通过持续的研发费用投入,开发出“手撕钢”等一系列高端产品,成功实现高质量发展。据预测,到2028年,我国数字化转型市场将达到7330亿美元。
(三)加大对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前沿科学的基础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投资,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先导。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基础学科人才的投资,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路径。未来五年,我国需要显著增加基础科研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大对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的投资比重。
(四)投资建设多层次、多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进一步强化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
投资建设多层次、多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将为源头创新、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注入强大动力。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创新平台建设,将使更多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完善科创投资支持体系建设,激发全社会支持科创新动能
为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我国将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加大专项科研基金支持力度、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和技术扩散服务体系、开发支持科技投资的创新金融产品等。同时,落实重大改革,完善科创投资政策机制;推进重大工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图片来源:相关图片已嵌入原文,此处不再重复展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