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思睿集团与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球投资策略峰会深入探讨了全球经济变革下的投资策略,包括全球化资产配置、另类投资的重要性以及A股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度变革的今天,2025年被视为中国经济深化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球产业链重塑与数字化浪潮的兴起,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促使投资者重新审视其投资策略。在这个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如何敏锐捕捉时代的脉搏,与周期共舞?如何在市场的波动中寻找确定性,于变化中洞察新的投资机会?近日,由思睿集团和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携手主办的“与时代同向,伴周期同行——思睿集团2025年全球投资策略峰会”的第二场会议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继2024年12月19日首场会议中缪延亮、邵宇发表重磅观点后,本次活动再次吸引了众多学界与业界的精英,共同为投资者献上一场思想的盛宴,助力其在2025年的投资浪潮中乘风破浪。

思睿集团创始合伙人、首席执行官倪文弢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投资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如俄乌冲突持续升级、中东冲突不断,以及美国大选后特朗普再次上台导致中美贸易博弈走向不明朗等。同时,国内经济也面临较大压力,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增长乏力。然而,在困境中也孕育着希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等新兴领域也在蓬勃发展,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思睿集团在这样的环境中积极作为,凭借其优秀的团队实现了所有策略的正收益,并凭借多元化的牌照资源,如中国私募证券投资牌照、QDLP境外投资资格等,在全球化资产配置上拥有独特优势。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副院长高华声以“新中美关系与全球财富大势”为主题,分享了其深刻见解。他指出,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其对中国的态度引发广泛关注,其反全球化立场和“美国优先”原则将加剧国际局势紧张,冲击全球经济秩序。同时,过去三十年的全球化进程虽不断加深,但财富分配失衡问题愈发严重,这引发了强烈的逆全球化思潮。在此背景下,各国急需重新审视经济发展路径与财富分配策略,积极探寻新的平衡与增长点。

思睿集团全球首席投资官马晖洪在演讲中表示,另类投资在当下资产配置领域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其发展势头强劲,全球管理规模已飙升至25万亿美元,涵盖多个领域。在市场格局重塑与传统组合困境的背景下,另类投资凭借其独特的风险收益特性和多元化优势,成为稳定投资组合、提升收益的重要工具。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上交所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刘煜辉在策略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深入剖析了全球宏观环境与2025年A股市场的机遇。他认为,虽然当前A股市场震荡,但实则蕴含着积极因素。随着美国经济深陷滞胀困境,通货膨胀顽固难消,以及特朗普重回白宫后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美元资产可能面临剧烈动荡,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变量与契机。同时,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为A股市场营造了相对稳定的货币环境。刘煜辉还指出,A股市场正经历从“投票器”向“称重机”的转变,未来A股定价的关键在于分母端的风险偏好,而非分子端的盈利指标。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四位嘉宾围绕债券、股权、组合投资、保险投资等领域展开了深入讨论。合晟资产总经理冯建桥提出,在国债收益率下降趋势下,应灵活优化债券投资组合,利用市场波动和资金流向提升收益。元禾辰坤母基金合伙人李怀杰指出,一级股权市场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创新性非标准手段成为新趋势。罗素投资组合投资总监刘卓识强调,资产配置应注重平衡与长期稳定,通过动态调整和精准管理实现稳定且可持续的长期回报。三井住友海上保险(中国)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郑永强表示,保险公司在资产配置方面应谨慎评估风险与收益,对新兴领域保持关注。

峰会现场图片